身为学者,李志贤很看重特刊中所记述的会馆发展历程、先贤传记,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贺词、献词、乐捐名录、广告等内容。“这些内容常被认为‘形式化’,缺乏意义,但我认为其实不然。”李志贤解释说,人们可以从这些记录看到会馆与不同机构的交情、互动以及背后的社会网络关系,这都能为整理本地华人社群的历史提供重要史料,补足官方资料的欠缺。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贤研究本地社团多年,曾为多所会馆编辑纪念刊物,包括澄海会馆《乘风破浪:新加坡澄海会馆40周年纪念1965-2005》、醉花林俱乐部《流金岁月166周年暨新会所开幕双庆纪念特辑1845-2011》,以及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汾水长流—新加坡汾阳郭氏公会75周年纪念特刊》等。

福建会馆今年为欢庆180周年即将出版《世纪跨越:新加坡福建会馆180年报刊新闻史料选集1840-2020》,由福建会馆理事、前报人杜南发担任主编。刊物特色以新闻史料为主,整理并发掘会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历史关系。

学者李志贤指出,在风格和内容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文献,才能加强特刊在传播信息和传承会馆文化、价值观的效果,避免沦为应时的出版物。

李志贤指出,纪念特刊是会馆最普遍的出版物,会馆在周年庆、会所落成、大型庆典活动或出国访问时经常出版特辑,社团属下的学校也出版校刊。

以专书代替特刊,虽改变了传统周年特刊的形式,却能兼具纪念、教育和历史意义。

杜南发:每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有人做整理

以记录会史和周年庆活动为传统的会馆纪念刊物过去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出版后往往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但近年来,会馆纪念刊物经历变革,在内容和编辑上都呈献出不同特色,令人们重新关注会馆刊物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杜南发发现,早年的报章有大量关于福建会馆的资料,但直到2000年以后,他才陆续发现一些由福建会馆出版的周年特刊,其中记载了福建人从事的行业,成立的学堂,以及福建名人录等。

在传承会馆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会馆刊物如何帮助国人追本溯源,建立宗乡感情,将成为不少宗乡团体关心的课题。

刊物的纪念性定位虽然不能改变,但在编辑风格和内容上却可以展现不同特色。李志贤指出,有不少社团出版物不仅具备纪念意义,而且有主题性,收集了丰富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杜南发在过去10年里参与编辑了多本福建会馆的纪念特刊,十分看重刊物的文史性,他说:“每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有人做整理工作,因为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澄海会馆在2015年庆祝50周年时,李志贤以专书形式编撰《石叻澄邑先哲传略》,主题围绕50个生活在新加坡的澄海先辈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编写特刊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破旧立新。”他解释说,在风格和内容上取得突破,充分利用文献,才能加强特刊在传播信息和传承会馆文化、价值观的效果,避免沦为应时的出版物。

编辑会馆特刊须注重可读性和呈献方式,不光是文字排版,也可以用图片构成历史的叙事,以契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为了编辑特刊,杜南发经常邀请学者参与,由他们针对不同课题带来新发现,他说:“出版特刊的目的是为了传承祖籍文化,尤其是那些濒临消失的较小型闽属会馆,我们也会收录他们的史料,为以后的研究留下实证。”

其他社团出版的刊物也出现类似形式: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为庆祝89周年出版的《新加坡潮人故事》,采取人物访谈形式,采访了77位横跨八邑的各领域潮州人士;南华潮剧社55周年《潮影寻迹——新加坡潮剧历史记录》则整理了南华55年的“小历史”,以此见证新加坡潮剧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