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仍有17.3%的华人只通晓华语,这个比率也比只会马来语的马来族同胞(9.4%)和只会淡米尔语的印族同胞(3.2%)来得高。

统计局在“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批数据时指出,本地五岁以上居民人口当中,有48.3%家中最常说的语言是英语,这比10年前的32.3%高出16个百分点。与之相比,在家中最常说华语的本地居民从10年前的35.6%下降至29.9%,这意味着英语取代华语成为新加坡人家中最常说的语言。

她说,2010年的母语教育改革提出“乐学善用”的理念和具体落实改革的方法,并跟着语言环境的改变来调整与配合,这包括融入更口语化、生活化的教材,以及采用更真实、更多元的本土生活题材等。

“因此我们很鼓励家长在家讲华语,最起码帮助孩子打好基本的口语基础,我们也看到了有口语基础的孩子在学华文上的优势与信心。”

她指出,双语能力已是人才竞争中的必备能力,目前新加坡在这个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能掌握多过一种语言的人口提高到74.3%,这在世界上是极少有的。往后的思考应该是如何在目前的普遍双语能力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以便提高国家竞争力。”

至于人口普查显示掌握双语的家庭超过八成,学校能否以家庭为助力提高母语学习效率?胡月宝指出,如果有适当家庭语言环境的支持,语言肯定就能学得更好。

统计局也在去年的人口普查中首次统计居民在家中最常说的第二种语言。调查发现,本地最常说英语的家庭当中,有87%在家里也说第二种语言,这些语言包括华语(56.1%)、马来语(13.5%)、华族方言(7.2%)、淡米尔语(5.1%),以及其他语言(4.9%);只有13.2%在家里只用英语一种语言。 

英语已取代华语成为新加坡人家中最常说的语言,但人口普查也发现,本地最常说英语的家庭当中,有87%在家里也说第二种语言。

学者:提高国家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国人双语能力

本地五岁以上居民人口当中,有48.3%家中最常说的语言是英语,这比10年前的32.3%高出16个百分点。与之相比,在家中最常说华语的本地居民从10年前的35.6%下降至29.9%。

通晓多种语言的新加坡人也有所增加。15岁至34岁群体当中,能够用两种或更多语言阅读的人,有超过九成,35岁至54岁也超过八成。至于55岁及以上的群体,只通晓单语者占了一半,比10年前少了11个百分点。

最常说华族方言的本地居民比率也从10年前的14.3%下降至8.7%,常说马来语的居民减少3%达9.2%,淡米尔语也从3.3%减少至2.5%。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胡月宝副教授受访时指出,教育部和学界2004年开始高度关注本地家庭用语逐渐倾向英语的社会语言现象,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中事。

华巫印三大族群当中,同时通晓英语和各自母语的比率也有所增加。马来族同胞同时掌握双语的比率从10年前的79.4%增至82.8%,同时掌握英语和淡米尔语或马来语的印族同胞则增加3%,达58.2%;华人则从10年前的58%增加至62.3%,4.3个百分点的增幅在三大族群当中是最高的。

她也认为,大部分年轻家长还是很愿意配合学校支持孩子学好双语,目前迫切的是协助家长培养正确的双语学习意识、建立平衡双语的信心,做出简单但有力的改变。

通晓多种语言居民增加

本地15岁以上居民的识字率略有增长,从10年前的95.9%增加至97.1%,华巫印三大族群的识字率分别为96.8%、97.9%和98.4%,三者不相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