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陞认为,公众接下来可进一步讨论的是:“我们是否也应留出更多空间来制造可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与服务,在危机中无须太依赖海外进口?”

确保发展计划更灵活
土地规划须有缓冲地带

李智陞强调,尽管这类检讨工作并不新,但与过去不同,新加坡如今已高度发展,可供建设的土地显著减少,因此必须更好地使用土地,以及为现有空间重新注入活力。

李智陞举例,气候变化构成的生存威胁、经济与科技趋势带来的颠覆,以及冠病疫情留下的经验教训,都是将改变我国未来规划的重大事件。

他也根据居家办公、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趋势,为公众咨询工作提出一些讨论点。

李智陞致辞时说,我国1971年的首个发展概念总蓝图(Concept Plan),提出了将民用机场从巴耶利峇迁至樟宜,以及打造地铁网络等构想,在当时被视为大胆前卫的点子,时至今日仍在我国城市景观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气候变化的威胁、经济与科技趋势的颠覆,以及应对冠病疫情的经验,足以改变我国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区重建局启动长期规划检讨,通过为期一年的公众咨询,为我国未来50年及更长远的发展,征求大胆创新的点子。

与勾勒我国中期发展计划的发展总蓝图(Master Plan)不同,发展概念总蓝图着眼于长期土地使用需求和策略,上一次检讨成果发表在2011年发展概念总蓝图和2013年土地资源规划书。

长期规划检讨将进行至明年6月,成果预计于明年下半年出炉,将为新加坡的长期发展提供指引,包括2024年发展总蓝图。即日起至8月16日,公众也可到https://go.gov.sg/ltpr参与问卷调查。

例如,在保持灵活和韧性方面,我国在冠病疫情期间学习到,土地规划须留有缓冲地带,以便在暴发传染病时迅速兴建隔离设施,保障公众健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一轮长期规划检讨将有三个重点,即确保我国长期发展计划与策略更加灵活、更具韧性,也更包容。

约20名青年昨天参与在市建局中心举行的首场对话会,为10年一次的长期规划检讨(Long-Term Plan Review)拉开序幕。对话会由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和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主持。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说,我国1971年的首个发展概念总蓝图,提出了将民用机场从巴耶利峇迁至樟宜,以及打造地铁网络等构想,在当时被视为大胆前卫的点子,时至今日仍在我国城市景观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他说:“我们也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新兴趋势和复杂挑战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方式,以及我们与周遭国家的往来。”

在打造包容社会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否需要为乐龄护理中心预留更多空间,或推出新住房模式来满足需求?

例如,疫情使人们更常在家办公或学习,这若成为常态,是否必须重新设计市镇和住家?是否应在邻里提供更多共同办公空间,或是在市中心发展更多混合用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