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部兼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星期四(3月2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开支预算时说,一些饱受噪音之苦的公众认为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希望政府能直接介入。

“受噪音影响的居民往往只能在事后描述他们所受到的干扰,如果没有邻居的合作,就难以确定噪音是不是他们造成的,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

社区事务署将在日后公布更多相关细节。

设噪音体验空间教导居民如何减少噪音

“我们希望这一专门队伍能进行适度的干预,为那些真正饱受困扰的人解决问题,避免人们将噪音当成武器。”

已有一些社区活动遵守延长的宁静时间,当局也会征求更多公众与利益相关者意见,了解这项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日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律政部开支预算时也透露,政府有意强制涉及三类纠纷的当事人接受调解,其中一类是噪音纠纷。

社区事务署正在探讨咨询小组所提出的建议,例如把宁静时段从目前的晚上10时30分至隔天上午7时,延长到晚上10时至隔天上午8时。

不过,她也强调,邻居间的有效沟通仍是维持邻里和睦的上上之策,这一专门队伍不应是居民用来解决纠纷的第一手段。

沈颖说,在我国高楼林立和密集的居住环境中,楼层之间的噪音占邻里噪音反馈的一大部分。但许多反馈是主观的,也有推测成分。

居民常对严重的邻里如噪音问题感到束手无策,社区事务署将在今年底前成立专门队伍,通过登门调查及更严厉的执法如强制调解、发出禁令等方式,争取尽快解决这类事件。

社区事务署经慎重考虑后,决定展开试行计划,设立专门队伍来解决较为严重的噪音纠纷。

社区事务署也和咨询小组合作,研究如何通过采纳分贝限制,来辨别和评估严重的邻里噪音案件。

为了让居民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如何制造不同程度的噪音,以及人们对噪音的各种看法,社区事务署也将设立一个噪音体验空间,预计下半年开放。这一空间也会教导访客,如何采取行动减少噪音对邻居造成的影响。

社区事务署和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去年设立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以探讨并制定一系列与邻里噪音相关的社区规范。咨询小组已在去年11月将相关建议提交给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