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物价上涨,顾客口袋缩水,购买力下降许多,少买少吃少开销,也让许多受访摊贩直接感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

作为第三代的鱼贩,他却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接手。“时间长,很早起床,很辛苦,而且也不是那么好赚了。”

何庆华作为第三代鱼贩,却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接手鱼摊生意。(苏秉苓摄)

魏捷说,内忧方面,湿巴刹早上6时经营至午餐时间的运作传统,与上班族的时间表难以对接,即使上班族下班后兴起想买生鲜食材,也吃闭门羹。这种晨昏颠倒的作业时间,也不利于摊主寻找接手人。

个案③第三代鱼贩:工作辛苦不希望下一代接手生意

■ 摊贩调整营业时间,适应上班族的购物习惯;

在红山景卖了46年水果的白清和感叹,人潮是一年不如一年,疫情期间的好景,仿佛是“回光返照”。疫后人潮大减,不少上锁摊位只有熟客相约时,才会开档营业几个小时。

外患方面,疫情期间,传统实体超市和老牌电商主动出击,纷纷增添网购应用,连Grab或foodpanda等配送平台也出现“即时电商”生鲜购物服务。一些邻里自己组成团购,都推动与塑造线上采购模式。短短三年疫情,很多人已养成网上购物习惯,要扭转回到实体湿巴刹去采购,非常不易。

至于会不会增加网购服务吸引更多顾客,何庆华说:“除非有足够人手,不然自己一个人应付不来。”

昔日的熙熙攘攘,今时的冷冷清清。曾是你我儿时常去的湿巴刹,随着人流减少,顾客和摊主老龄化,是否会走向没落甚至消失的悲凉命运?

“10年前,我就听人家说巴刹会被淘汰,到现在还是同样的老话,巴刹照旧存在着。我觉得巴刹应该会继续存在的。”

延伸阅读

36岁的家庭主妇桑红娟鲜少做饭,即使特别煮给未满一岁的女儿吃,她也多半到超市或网店买菜买肉,“偶尔来芬维尔巴刹就买一些水果或一两种菜”。芬维尔巴刹属于这几年建成的新型湿巴刹。

不当教师当小贩,洪国荣坦言幸好有母亲义务帮忙,否则水果摊的收入肯定不足以应付聘请员工的薪金和营业成本。(苏秉苓摄)

果然,水果摊开不到半年,已有一位老邻居,每天上午都到摊位旁坐下串门儿。

“现在超市里的水果都是切开片卖的,人们要的是张开口就能吃的食物,多一道工序都嫌麻烦。”

离开教育界改卖水果的洪国荣(41岁),一年多前看准芬维尔巴刹周围组屋林立,人口密度高,估计水果需求会高,然而因货品不齐全,巴刹人潮热度锐减,“现在,平日能有一两百元营业额,就偷笑了”。

魏捷说,多样化线上生鲜购物渠道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不受时间地点所限,使得上巴刹购物成了老人、家庭主妇、或有女佣的家庭等特定人群的选择。

■ 在现场为生鲜产品做简单加工,可以立即食用、或回家后无须复杂烹煮就可以食用;

37岁时接手阿公鱼摊生意的何庆华(现年44岁),算是静山巴刹的少数年轻摊主。父亲则在同一巴刹的另一角落经营鱼摊,希望分开两摊,生意会更理想。

摊主和常客的老龄化,加速传统湿巴刹的没落。人潮少,摊主提早收摊甚至不开;越来越少摊位营业,顾客走一圈发现货品不齐全,更不愿再来,如此恶性循环。

40岁的黄芝爱带着两个学前稚龄孩子到巴刹,除了看中一些蔬菜水果更便宜更新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对逛湿巴刹的习惯,将来希望能承传她对湿巴刹的那份执著。

个案①网上卖鱼生意红火 转战湿巴刹门可罗雀

芬维尔民众联络所二楼的熟食中心旁转角,是两排面对面的20个巴刹摊位。三个摊位卖蔬菜,两个属同一家水果摊,五个属同一家售卖冷冻素食材料,五个售卖韩食口味的冰淇淋、泡面、烤肉等,两个类似杂货摊的已关闭,两个刚准备售卖猪肉。

越来越多本地湿巴刹的生鲜摊位,因生意量及人潮比疫情前至少减少了两三成,选择结束营业或缩短营业时间,较年轻的摊主为增加生意量而添加网上营销。

尽管意兴阑珊,他还是决定坚持一段时间,同时经营网店和实体摊,希望营业情况能渐上轨道。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预测,2023年本地的食杂类网购(grocery delivery) 规模将达到5亿3700万美元。

林玉铭说:“那些遇上一两年大翻新的巴刹,流失的摊贩更多,他们年纪大,休息久了就不想再辛苦,而且现在经营巴刹的利润下滑。过去老一辈在湿巴刹买卖是为了找生活,工作辛苦,时间长,现在的年轻人看不上。”

她说,样样求快求方便的新加坡,自己下厨煮一顿饭,对与时间赛跑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是一种奢侈。

令人关注的是,虽然不少营业中的摊主表示暂不打算结束生意,但他们年纪一般超过60岁,属第一代摊主,如果他们的子女无意接手湿巴刹生意,他们大部分准备在几年后,随年龄增长、体力大不如前而结束营业,到时,又湿又热闹的传统湿巴刹文化可能渐渐消失。

环境局发言人说:“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超市或网上零售商等其他选项的普及化,消费趋势和偏好已出现变化。现有的湿巴刹形式已渐不受欢迎。”

虽然如此,他期待生意能渐渐变好。“毕竟湿巴刹反映的是社区邻里精神,是超市无法提供的街坊社交集中点,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环境局:现有湿巴刹形式已渐不受欢迎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魏捷博士:传统的小商贩仍将是部分年长者及主妇的选择,并不会完全被取代。

■ 与本地农产品紧密对接,提供更廉价更多样的选择;

“传统的小商贩仍将是部分年长者及主妇的选择,并不会完全被取代,但想恢复‘往日辉煌‘几乎不可能。而且年轻人不像老一辈那样对湿巴刹有感情依托,对巴刹的去留,也不会特别怀念或觉得可惜。”

据环境局网站数据,这几个月的湿巴刹摊位,一些上锁摊位的标得月租可超过1000元,像位于史密斯街巴刹的摊位甚至可冲破3500元,摊贩主要售卖家庭用品、服装首饰、香烛、五金等。 

本地许多湿巴刹建于1967年至1985年间,历史悠久的包括“高龄”70岁的中峇鲁巴刹、牛车水和小印度的巴刹,以及最早发展的组屋区女皇镇和大巴窑。建造时,不少巴刹也兼设小贩中心,目的是重新安置街头小贩。

我国目前有83个湿巴刹,由国家环境局或环境局指定机构负责出租约7000摊位,其中生鲜肉类海鲜、果菜等摊位约有4700个(67%),其余为售卖干粮、洋货、衣服、五金或提供修衣等其他服务的上锁摊位。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魏捷博士受访时,一语道出现代人典型的购物需求。

产业的兴衰,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不仅是国际许多城市的湿巴刹面对式微变迁的情况,就连超市也无可幸免。巴刹能否延续,存在着相互拉扯的“内忧外患”。

发言人说,2021年和2022年,这些摊位的租用率超过96%。没有获政府津贴的巴刹摊位,月租中数为310元,租期一般三年,摊主必须向环境局投标摊位。至于获政府津贴的第一代摊贩,月租有的不到20元。

更多时候,摊主熟悉某个顾客的特别要求,顾客一通电话,摊主就预先把新鲜的肉与海鲜处理包装。这是大型或连锁超市所不及也做不到的人性化安排。

经济行情起落,真切地反映在顾客的每日购买量。许宗和发现,一些顾客月初领薪,就买多些,选贵的;月中或月底,几乎捉襟见肘了,就挑便宜的,买少了。

芬维尔巴刹位于二楼小贩中心的边缘,少人经过,营业的摊位只有水果、蔬菜、冷冻素食和韩食品摊,顾客认为货品不够齐全。(苏秉苓摄)

在芬维尔巴刹卖菜的许宗和(48岁)说,不管人多人少,固定时间营业是服务行业的基本态度,对熟客是交待,对生客是卖点。“只挑周末人多才开档、平时人少不开,最后,所有顾客都会跑掉。”

生意向来兴旺的牛车水湿巴刹也难逃大势所趋。牛车水商联会主席林玉铭说,粗略估计巴刹的200个摊位,空置的约有一两成。而且少有新人参与空摊标租,因为即使标到了,也因捉不准这里顾客群的偏好,常常营业不到一年就打退堂鼓。

个案②牛车水湿巴刹有一两成摊位空置

他后来因过度疲劳休息八个月,今年初转战宏茂桥中心的湿巴刹,人潮和订单却有天渊之别。“别说买鱼的顾客,即使是经过巴刹摊位的人,有时一天都不到10个!”

要如何恢复湿巴刹文化,魏捷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国家环境局发言人回答本报询问时说,政府自2011年再次兴建小贩中心后,聚焦增加熟食摊位,目的是为新的住宅区或成熟住宅区提供足够价格合宜的餐饮选项。为此,湿巴刹摊位的占比是有限的。至于占比多少,发言人不愿透露详情。

“我小时住在中峇鲁,常跟着妈妈上巴刹,看顾客与摊主聊天或讨价还价,充满生气,很热闹,我很喜欢。如果湿巴刹消失了,真的非常可惜。”

《联合早报》记者走访全国不同地点的多个湿巴刹,所有受访的湿巴刹摊主都异口同声说,疫情期间湿巴刹生意兴旺的情景一去不复返,现在湿巴刹生意量不仅比疫情前差了两三成,平日更是门可罗雀,许多摊主纷纷缩短营业时间。

总结人潮减少的原因,除了超市四处林立且购物环境舒适方便,更重要的是疫后经济活动重启、边关重开,出国旅游或公干的人多了,不少人也回返办公室,居家时间少,无暇下厨,选择到便利的小贩中心或咖啡店就近解决三餐,对生鲜食材的需求量相对大减。

疫后回返办公室无暇下厨

■ 集中资源,精选几个地点,打出特色品牌的生鲜及小吃,吸引旅游团体和外地游客来访,成为好吃又好玩的打卡点,也作为本地文化的一扇窗口。

不过,他也观察到疫后的顾客不比疫情多,少了两三成。平时来巴刹的主要是女佣,周末人较多,一些年轻顾客当中,不少是马来西亚或越南人。

消费者疫情期间养成网购习惯

即使在周末早餐前后,湿巴刹人潮也大不如前,疫情期间排队买菜买肉的景象,只出现在周围仍有多座旧组屋的几个摊位。在大部分的摊位,顾客不必几分钟就能完成交易。

每星期到崇文巴刹买新鲜肉鱼的陆美嫦(70岁)说:“以前这里的摊位全都开档,最近几年越开越少,我看多几年,这些摊主年纪大不做,巴刹就得关闭了。”

“摊主现在比较有时间,更乐意帮我处理鱼,像切片、起肉、鱼鳞去干净、分开几个袋包装等,回家直接放进冰箱,省事方便。湿巴刹还是会继续存在的,不过营业方法要跟得上时代,像送货上门、电话预购服务等。”

54岁的梁中汉(自由工作者)每次想吃鲜鱼或海鲜时,就会到大巴窑或宏茂桥的巴刹。有时遇到不熟悉的海鲜,摊主或其他顾客会分享基本煮法,或说明不同品种的优缺点。

个案④教师转行卖水果:每天有一两百元进账已偷笑

这期的《实况报道》,我们走一趟湿巴刹,感受它的湿、冷和热。

疫情前在庙弯巴刹以不到50元租摊卖鱼的李大文,看好网上销售的潜力,自2019年起就边经营实体鱼摊,边尝试在网上卖鱼。疫情期间,网上生意红火,一天几十个订单不成问题。

湿巴刹的长期存在,让顾客与摊主有机会、也有时间培养起浓厚交情,一来一往地互搭说话,嘘寒问暖。不巧忘了带钱或钱不够的年长者,不会电子转账,摊贩一般都不介意少收或让对方改天再还。正是熟客的支持,让许多摊贩即便门可罗雀,也坚持照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