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杨荣文星期四(10月5日)在“亚洲前瞻峰会2023”(Asia Future Summit)有关社会变迁的讨论会上,谈到应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时指出,人工智能跟火一样,能带来许多积极成果,同时又造成巨大伤害。新的技术能力让人们可以互相操纵,甚至发动新形式的战争,这时候就必须确定道德底线在哪里。

商汤科技首席执行官徐立则从正面指出,人工智能可以带来更多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并增强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体验。在探索人们未知的基础科学方面,人工智能也能对研究方式带来革新。

不过,杨荣文在最后总结时也肯定,新科技的出现让人激动,因为只要人们拥有驾驭和掌握科技的能力,就有机会将人类文明提升到完全不同的水平。

他举例,媒体多年来利用人工智能推送内容来吸引读者,但如果设定的目标是读者的阅读时长,那具有预测能力的人工智能工具就会不断地推荐让受众产生强烈共鸣的内容。他说,假如设定的目标是启发读者,那就会推送涵盖不同主题和视角的内容,以丰富读者的观点。

他也指出,人工智能这类新科技最让人不安的,是它既可以用于做好事,也可以用来作恶。而且在最初的阶段,邪恶往往会占据上风。他警告:“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政府必须保持警惕,父母必须保持警惕。”

同场讨论的印尼KG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布迪曼(Andy Budiman)指出,人们在接纳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要坚守价值观和使命感,相同的科技以不同方式运用,会带来天差地别的结果。

布迪曼说:“这些都是同一技术的应用,但结果会根据所定下的目标而大相径庭。”

媒体人出身的他也说,现在的人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缺的并不是信息。“大多数的读者不需要我们提供更多信息,而是需要我们提供知识和洞察力,帮助他们理解过去两天我们讨论的这些非常复杂的课题,帮助他们找到应对困局的方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被人用来大量生产内容,促进大量信息的传播,在增进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方面,也或许有用。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世界带来新的分歧,还可能被滥用。我国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强调,科技的发展不可逆转,人们必须学会如何与之共处,并努力让道德感跟得上。

布迪曼:多数读者无需更多信息 而要媒体提供知识和洞察力

徐立:须投入教育资源 避免数码鸿沟带来伤害 

但是他也提醒,在大力推动新科技的时候,必须为教育投入更多资源,让学童尽快尽早了解和接受新技术,以及打造年长者容易使用的新产品,避免他们再度受到数码鸿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