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一定要能说会道才能让阅读时光成为“悦读”时光吗?本报高级执行级记者、亲子悦读专栏作者林弘谕将与本地知名教育工作者关尔嘉在9月8日的“早报悦读@NLB”讲座上,分享他们的心得。

活动旨在搭建阅读平台,促进阅读交流,营造阅读气氛,体会阅读带来的享受与快乐,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 日期:9月8日(星期五)
  • 时间:晚上7时至8时30分
  • 主讲:关尔嘉、林弘谕
  • 地点:中央图书馆 programme zone
  • 入场免费,报名请上网:http://bit.ly/ZBHR1702

不过关尔嘉与林弘谕都认为,亲子阅读可以有书,也可以不用书。关尔嘉鼓励父母给孩子讲自己的故事、家人朋友的故事,林弘谕也认为与其照本宣科,不如自己创造故事,或旅行时家长不妨边走边分享地方掌故,这样表达起来更自然更鲜活,也能够多与孩子互动。

在新加坡的双语环境里,林弘谕尽量在家中让孩子接触华文书籍,培养阅读习惯,如今20岁的儿子也会主动购买书籍,让他欣慰不已。

20170828_lifestyle_nlb.jpg
关尔嘉认为阅读能为亲子制造共同记忆。(国家图书馆提供)

亲子阅读可有书可不用书

每天说故事的时间是父母与孩子最沉静美好的共同时光。

孩子来日会变成场景导演

关尔嘉受访时说:“人的学习包含用耳朵聆听、用眼睛阅读、用手操作等方式,但以阅读为主要方法。感官输入之后用心灵感受,最后放在大脑思考、储存与记忆。孩子等待时机成熟,知识在生命中绽放的日子来到。因此,阅读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

“那么未来的世界谁来为我们谱出美妙的乐曲,谁来为我们拍出好看的电影,谁来为我们写出传世的文学创作?人类文明从知识经验中累积能代代相传的题材,而这些题材的根源就来自阅读、记忆和亲子之爱!”

准备访问时,关尔嘉与28岁的女儿回顾了她们当年的悦读时光。女儿还记得母亲讲的“三只小熊”的故事,描述三只小熊如何努力不懈坚持攀上高峰。关尔嘉发现这段母女两代人的简单对话让她体会到,亲子阅读不只是享受一段没有压力的共读时光,也不是以识字和记忆书本为目的,亲子阅读要达成的是:“连结几代间共同的记忆,而且最后是靠着共同回想才能还原。”

联合早报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从8月开始,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在国家图书馆推出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讲座。主讲者包括本地作家和学者,以及早报专线记者和专栏作者。

第一讲请到李元瑾博士畅谈她对新加坡先贤宋旺相的研究。第二场“共读共记亲子乐”因9月1日为哈芝节公共假期,因此改于第二个星期五(8日)举行。下一场,华文媒体集团数码总编辑兼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梅将分享她的父亲韩山元的人生与作品。讲座详情请读者密切留意本栏目。

喜欢阅读不孤独!

共读共记亲子乐

本报高级执行级记者、亲子悦读专栏作者林弘谕将与本地教育工作者关尔嘉于9月8日的“早报悦读@NLB”讲座上,分享亲子阅读心得。

关尔嘉认为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不再阅读,或是孩子虽然勉强用眼睛在读,转过身就忘记,未能深刻记住或留下些什么,可能会变成一个平淡的人,凡事漠不关心。

她认为现代父母成长过程中也是通过大量阅读书报杂志吸收资讯、累积知识,因此必须趁着书本只是走远还没有真正与人们告别的时候,抓紧亲子阅读的机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想象你和孩子一起在床边、在沙发上、在地板上、书桌、餐桌前借着一本书,共度一段时光、共享一段故事,是亲子情感交流,也是你跟孩子之间知识传递的最佳管道,找到书,就是找回自己,找到你与孩子相连的脐带!相信我,唯有亲子阅读或说故事,特意与孩子共处,才能让你疲惫的心灵回到自然,重新找到生生不息的新力量,因为你会发现,刚开始是做父母的读故事书给孩子听,问他们问题,听他们回答,但很快地孩子会变成每个场景的导演,在你的引导下,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一旦被开启,他的古怪问题一旦被接纳,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书本的主人,不仅享受与你同在的时光,並成为与书同行的智者!”

关尔嘉毕业自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创立辅仁美语学苑。2001年她与丈夫移民新加坡,推动右脑潜能开发,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

林弘谕受访时说,亲子阅读时,不应该过于带有目的性,这样做无疑弄巧反拙,导致孩子没有兴趣。他相信喜欢阅读的孩子更有集中力,也可增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