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幼稚园孩子来相处

更多容忍体谅和爱心

(作者是本报副总编辑)

说到家里的“老小孩”,她的失智症从一开始的轻微,到今天被诊断进入最后一期,这个阶段确实需要家人很大的耐心和谅解,家人也必须在每时每刻跟随“老小孩”进入“孩童”阶段,把90岁高龄的她当成幼稚园孩子来相处。当“老小孩”耍性子不吃饭不吃药时,就用她最爱的香蕉来哄她,或是跟她说你赶快吃,我们带你出去走走,也有过搬出“警察”来让她把饭吃完把药吞下去。

当“老小孩”开始把东西收藏起来,我们一家人就要改掉把东西随意放的习惯,我也开始要趁“老小孩”不注意时,把她的“收藏品”,如糖果类、厕所纸、纸巾、塑胶袋等等一一搜出来。

有一回儿子对她说,我是你的儿子,她笑了笑说:不是啦,你不是我儿子,如果是就好了。有时她会叫出某个儿子的名字、有时她会说某个儿子是她的朋友。她甚至把我当成了“房东”,告诉她儿子她是不用付房租的租客。

当“老小孩”开始忘记她的儿女和孙子们,开始喋喋不休说着她已经不在人间的父母亲,或是一些更老的长辈时,你就要当一个聆听者,也需要在适当时候给她一些反应。

她给我的最大困扰是语言无法沟通,俗称“一只鸡一只鸭”,常常得比手画脚的表达,很多时候比了手画了脚,她还是无法接收到我的指示,我一般就会自己来完成,不然就是放弃。

我的家婆,95岁,约6年前患上失智症,搬进了我家,我们一家也开始了和失智老人相处的日子。

和失智症家婆住在一起的生活中,免不了会有大大小小的摩擦,尤其她患病的初期阶段,是需要更多的体谅和容忍。这些年里当然也有全家围在一起逗她、全家和她一起开心欢笑的时刻。总之,和失智老人相处,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容忍、需要体谅、需要有爱心的学问。

我们很幸运的遇到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帮佣,她来自印度尼西亚,是两个不到10岁孩子的母亲,30多岁,只比我大女儿大几岁,是第一次来新加坡工作。

此时真的很庆幸我们一家人EQ(情商)都不低,慢慢地我们彼此也习惯了比手画脚的沟通方式,当然我也学了一点点简单马来语,她也学了一些些英语,这六年来算是相安无事,她也把我家里这位越来越“小孩”的老人家照顾得妥妥当当。尤其是这一两年老小孩”失去了自理能力,帮佣就成了我们家里不可缺少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