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大家来过节”系列及《这个假期不一样》的童书作者傅翀说,他之所以出版儿童书,因为以华文编写的本地儿童书不多。他说:“市面上的确有很多华文书,但是不少是海外图书,语言水平和表达方式都不一定适合本地孩子,更缺少带有本土特色的故事。有些华文读物道德导向明显,价值观先行,说教的意味比较重,或者讲述历史故事,难以让本地儿童产生共鸣。如果能够用本地的语言写关于本地生活的故事,然后自然地融入德育,势必事半功倍。”

傅翀另一观察是,家长选择的华文童书,在内容上已更加多元。他说:“比如‘大家来过节’第二和第三册介绍马来族和印度族节日,依然受到家长的关注;有些家长还会购买那些辨别国旗、汽车,认识我们的身体等这类华文童书,这些内容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用英文,当孩子们习惯用华文了解这些知识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华语。”

近年来,本地一些年轻家长对孩子学华文的心态已有了转变,从本地华文童书的供应与需求,可侧面了解本地华族家长对孩子学习华文的态度。

他说:“家长对本地华文童书尤其推崇。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认识一些年轻的本地妈妈。她们都很在意孩子的双语培养,尤其对华语阅读。这令我都又惊又喜。”

许梅宝说;“我从小接触英语,在家又习惯用英语沟通,后来发现孩子在学校里,甚至看电视,接触的都是英语,渐渐的我发现,他们在华语沟通上出现问题。我开始担心,于是决定多买华文书,让两个孩子多接触华文。”

宋恩玲也说:“近年来,本地书市的确出现不少具有本地色彩的童书,例如一些以妈姐、红头巾、苦力为题材的图书都受家长注意,家长们也想让孩子通过华文了解多一点本地历史和文化。”

需要更多校外学习平台

著有绘本《梦想未来的新加坡》《第一次去小贩中心打包》《不可以妈妈没问题爸爸》等童书的作者贾立明指出,“本地只有少数家长愿意给孩子购买华文故事书,多数家长更愿意给孩子买学习辅助书和考卷,这反映多数家长对待学习华文的心态还是现实的,觉得学习华文主要是为了考试,我觉得这是本地华文教育的最大问题。

作为出版人,林得楠说:“近年来,本地出版社积极推广本土华文童书的出版,童书作者尤其是华文绘本与图画书作者增加了,本地童书的内容和类型这几年也趋向多样化,越来越多家长和师长改变对本地书的看法,开始倾向物色优质的本地童书来作为家庭读物或校园读物。”

280920_lifestyle3_Medium.jpg
童书作者傅翀能写能画。(严宣融拍摄)

友谊故事屋经理宋恩玲说:“近十年来,家长对华文书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一些家长目前更愿意让小孩看华文书。在选书方面,过去家长会直接选些他们认为对小孩学习华文有用的书,或是可以从书中学到做人道理。这几年来,家长为了引导小孩阅读华文书,激发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更爱选购一些有趣、好玩,甚至构思天马行空的华文童书,希望吸引小朋友阅读。”

280920_lifestyle1.jpg
黄敏瑞(左)、黄义峰家里有个小图书馆,里面大多是华文童书。(受访者提供)

育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许梅宝形容自己家里有个“小图书馆”,华文童书占了很大部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许梅宝就有意引导家中小朋友黄敏瑞(五年级)、黄义峰(二年级)看华文故事书,既希望从中启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也从中提升孩子们的华文水平。

许梅宝坦言,开始的时候,由于很在意让孩子尽快多学华文,多认识生字、词汇,于是在小孩阅读的时候,坚持要孩子也读给她听,结果发现引不起小朋友的兴趣,于是她开始反省,通过各种网站,请教书店店员等,想尽办法选书,让孩子有机会读自己喜欢的书,而且不再强逼他们读出来,目的是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爱上华文。

家长心态仍现实

出版不少童书的周星衢基金,近年来也持续在公共图书馆举办近400场华语讲故事活动,并赞助淡滨尼区域图书馆华文童书馆藏,推出新加坡小学图书馆赞助计划,基金执行董事曹蓉说:“我们这些年持续推行儿童华文教育推广活动,感受最深的是,家长与学童都没有放弃华文,参与我们活动的大多是稚龄孩童,例如华语讲故事活动,家长都陪伴在旁,积极协助孩童参与其中。另外,一些派对性质的华文推广活动,家长们也认真投入,为孩子们装扮。从这些活动可发现,大多数家长愿意陪伴孩子接触华文阅读和文化。

曹蓉发现,持续的引导和资源分享,能更有效地把华文学习的热度,从学校延展到家庭与生活中。她说:“对于那些华文基础较弱的家长以及他们的孩童来说,更有这方面的需求,需要更多支援。至于已积极参与华文推广活动,以及华文程度较好的家庭与孩童,更多的校外华文学习平台能提供他们更多选择,也让他们与其他孩童有更多交流机会。”

在“母语的学习不该只局限于学校”的概念下,林得楠建议:“希望政府把能加强语文学习的私人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当作是专业的语文教育伙伴,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在合作推广语文学习方面,会让各方有多一些空间和灵活度。官方赞助机构例如李光耀双语基金,也可以放宽‘赞助项目不可商业化’的限制。我觉得,好的语文学习产品应该商业化,这样才可持续,毕竟多数资源开发者并不是为了申请一笔赞助费,把产品生产出来就‘交差’了事。”

曹蓉则说:“周星衢基金相信,童书出版没有终点,我们不断构思新内容给本地小读者,除了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引导学童持续阅读华文,继续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傅翀发现,近年来本地家长不但更注重华文童书,同时在华文童书的选购方面也有改变。

宋恩玲说,有些家长本身的华文不好,没有把握选到好书,为了买到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会主动寻求书店员工协助,不厌其烦地为家中小朋友选购华文图书。同时,除了实体书店之外,友谊书斋的网络书店(yuyi.com.sg)近年来也吸引不少年轻家长光顾。

许梅宝说:“小儿子三岁的时候开始接触华文故事书,大女儿起步较为慢,一直到她读幼稚园二年级时,我才发觉引导小孩学习华文的重要。由于起步点不一样,两个孩子的华文水平还是有些不同,由于较早接触华文,小儿子的华文比较好。”

能写能画的傅翀认为,图画是童书重要的一部分。“颜色鲜艳能够吸引孩子注意,但是更重要的是图画中有一些文字并没有包括细节,这样在阅读时,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图画,引导儿童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想法。价值观渗透要润物细无声,纯粹为道德说教的内容缺乏生命力,但是童书应该有一定的价值观道德教化功能,但是需要潜移默化,而且很有策略地融入在故事中。”

在童书的选择方面,林得楠说:“过去家长或老师较偏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包括品格塑造类、品德灌输类,经典类、说教类,或大人认为对孩子‘有益’的书,现在的家长则较多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好看的、有趣的、好笑的书,以及能够让孩子认识文化、学习华文,能帮助孩子成长的书。过去较倾向选择故事类,现在则倾向绘本、图画书甚至漫画。年轻家长对孩子阅读漫画持开放态度,尤其是本地漫画。这是因为本地漫画以校园生活或家庭生活为主要背景,不那么暴力、魔幻或单纯搞笑。让孩子看漫画学华文,也是目前不少家长和老师的策略。”

作为童书出版机构,曹蓉认为,出版童书的理念与要求应该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引发小读者的兴趣与好奇心。她说:“如果孩子觉得一本图书有趣,他们会寻找类似题材的书籍接着读,并有所新发现。除了对内容、绘图、用色讲究,我们出版的童书也在遣词用字上,要求在地化、生活化,尽可能去‘说教化’、‘文学化’,以此拉近与小读者及家长的距离。同时,星衢童书在内容规划上不仅照顾小读者,也兼顾小读者的父母的需求,提供家长们,尤其是华文阅读能力欠缺的父母陪读贴士,希冀将华文阅读的成效最大化,以及增加亲子阅读的乐趣。”

林得楠也分享:从冠病疫情蔓延到解封第二阶段,玲子传媒的网店玲子网络书房(sgchinesebooks.com)特地推动“学生线上书展”,“这期间网购量明显增加,以年轻家长网购童书为主;类别中,较受欢迎的不是教材类,而是较有阅读乐趣的绘本、图画书、漫画,或通过较轻松的漫画、图画与笑话学习华文的书籍,以及包含亲情、感恩与友情类的童书。”

林得楠坦言:“由于成本因素,玲子传媒和其他出版社一样,较难大量出版各类别华文童书,所以只能以质取胜,并针对性地选题,出版具有本地色彩且符合华文学习需要的童书,和入口童书平行推广,在相辅相成的同时,也能突出本地童书的亮点,为新加坡华文儿童书争取更多读者。”

280920_lifestyle4_Small.jpg
童书作者贾立明:华文阅读风气有所改善。(受访者提供)

林得楠也观察到,过去本地家长主要购买入口童书给孩子阅读,这些入口童书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他说:“大陆出版物都是简体,不过由于中国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新加坡不一样,因此在内容和语文水平方面,和本地的需求有一些落差。”

家长与学童都没放弃华文

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友谊书斋童书部门“友谊故事屋”是本地较少见的童书专店,故事屋自2008年开始经营,见证家长对待华文童书,以及选择华文童书上的心态转变。

拥有丰富童书出版经验的玲子传媒执行董事林得楠说:“在十年前或更早之前,本地家长对孩子阅读华文书的态度较保守,甚至为孩子‘拒绝’华文书,对购买华文童书也不太放得开。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把华文童书和课外读物,当作孩子增强母语的增补学习方式。”

政府最近强调母语学习与应用不该局限于校内,华族家长应该支持及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华语。事实上,近年来本地一些年轻家长对孩子学华文的心态已有了转变,从本地华文童书的供应与需求,或可侧面了解,本地华族家长对孩子学习华文的态度。

贾立明也说:“近年来华文阅读风气还是有所改善,越来越多年轻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想办法鼓励、支持孩子多读华文书。比如我曽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俱乐部做义工,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听华文故事和阅读华文书籍。在我们的教育中心,也有一些孩子渐渐养成每周借阅华文童书的习惯。”

280920_lifestyle2_Medium.jpg
周星衢基金出版的童书。(受访者提供)

年轻家长为母语阅读操心

本地语言写本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