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① 临产孕妇 一个人在战斗
巧的是,宝宝名叫Anya,意思是“希望”。这名字在怀孕前就取好,没想到却成了疫情中最宝贵的盼望。
没有住在一起的家人朋友,可以利用快递在隔离期间表达关心。叫外卖给对方家庭加菜,了解“妈妈朋友”的喜好,专程订一份甜点饮品当做惊喜礼物送过去。这些美好温暖的瞬间,可以成为紧张生活中的润滑剂,活跃气氛,表达关心。
辅导员:妈妈需要自我空间
随着防疫措施不断收紧,孕期36周后,坏消息接踵而来——原本预定好的水下分娩被告知取消,孕期时陪伴她左右的助产师无法进入产房,生产后家人无法来医院探望。“这不是我原本预想中的场景,感觉很混乱、无助,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像是一个人在战斗。”
谈起保持平稳乐观心态的秘诀,洪宛伶一再强调自我关怀的时间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舒缓情绪的方法,就给自己一些时间独处,做喜欢的事吧,护肤、美甲,跟人聊天,只要能帮助排解负面情绪,让自己开心起来。有一天我真的压力很大,就跟老公和孩子说不要打扰我,把自己关在房间和姐妹视讯,找娘家人诉诉苦,说着说着就如释重负。妈妈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在爱护家人之前,要先学会爱护自己。”
对于47岁的郭淑玲来说,居家隔离的日子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家中三个年龄介于四岁至十岁的儿子,都是有特别需求的孩童。次子张凯扬患有自闭症,老大张凯恩和小儿子患有罕见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妈妈是家庭情绪的轴心
假期开始,虽然孩子不须要跟着学校安排上网课,但还须要为他们制定时间表。孩子喜欢有时间架构的安排,想知道每个时段要做什么,少了时间框架就会缺乏自律性。
为了二胎生产顺利,塔莎在孕期前三个月就做好一切准备。“第一件事就是打给助产师,上次生产也是她陪在我身边,有她在我很安心;原本她可以和老公一起进产房在旁指导,但生产前两周收到通知,除了老公之外,其他人都不能进来。我当下就崩溃了,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这一切。”
只是三个男孩闹起来,家里真是不得安宁。现在又不能出去玩,只好给他们在家多找些事做,摘菜、洗菜、做饭,玩乐高,消耗体力。还好朋友的狗寄养在家里,还能借出门遛狗的当儿出去放放风。
我们常说,母亲是一个家庭的“情绪轴心”,妈妈心情好,全家都开心,也能其乐融融地过生活;反之,如果妈妈每天压力大黑着脸,这将成为一段难熬的日子。妈妈们要留心观察自己的情绪点,心情不好时一定要停下手边的工作,及时排解掉负面情绪。哪怕短短几分钟,让自己喘口气也好。就算一天再忙,晚上洗澡的时间还是有的,不妨慢慢洗,让忙碌一天的心情沉淀下来,给自己肯定、鼓励和安慰。
新居家时代在享受家人团聚的同时,也为妈妈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联合早报》请到本地资深家庭教育辅导员饶美丽,分享妈妈如何在居家生活中自我调适,纾解压力。可以为孩子安排哪些活动丰富居家时刻;身边家人又可以如何献以关怀。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持家有道,特殊时期更希望能有条不紊地兼顾大小事务,把大家都照顾好。但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完美主义,毕竟人不是机器,心中烦闷一定要讲出来,跟人倾诉,不要默默承担一切。
29岁的洪宛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四个小孩的妈。
也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和父母一起做饭、摆碗筷、折衣服,或是在家种豆芽。孩子成为“小帮手”后,称赞鼓励很重要,也许他做得并不完美,但只要参与其中就值得鼓励。
和现任丈夫组建新的家庭后,继女读小三,继子和女儿读小一,还有一岁多的小女儿。阻断措施开始后,家里一夜间变成托儿所,她也成了身兼数职的老师、厨师、游戏伙伴。
阻断措施期间,妈妈会明显感受到多重身份的转换。一边要煮饭做家务,照顾孩子、老公或是公婆,职场妈妈还要兼顾工作。像八爪鱼多面开工时,难免会有压力。如果平时家人关系不好,窝在一起又会激化摩擦,让人身心俱疲。此时,妈妈的“自我关怀”显得尤其重要。
孩子假期时间安排
生性乐观的洪宛伶没有过多抱怨带娃的艰辛,反而乐在其中,享受与家人互动的时光,一起拍摄抖音小视频,围在一起玩桌游等等。“就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啰,让他们不会觉得太闷。比如说洗手,如果一直唠叨,他们会有反感情绪,但试着加入一点好玩的元素,洗手时比赛谁唱生日歌更大声,他们就会觉得很有趣,好像在公告天下一样。一来二去反倒喜欢去洗手。”
预产期到来,塔莎在丈夫陪同下到医院。“与以往不同的是,产妇不可以直接进产房,所有人要集中在急诊部登记测体温。疫情期间医院的床位有限,我们要排队等着产房空出来才能进去。等待过程中经常看到确诊病例被送进来,不过医疗团队很专业,在一分钟内立即清空现场,疏散所有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病疫情打乱了塔莎(Tashah,30岁)二胎生产的计划,她万万没想到,临盆前的最后时刻是在忧虑和惊慌中熬过来的。
对于家人来说,可以帮助妈妈的最好方式是多多关心她,鼓励她。妈妈们为母则强的韧性,愿意扛下生活中的种种,对她们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帮忙做什么,而是家人的谅解和体恤。一句“妈妈辛苦了”能融化心中所有的委屈苦痛,给予她们持续不断爱的推动力。
采访时,电话那头的郭淑玲坦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令自己身心俱疲,“但还能怎么样呢?孩子是自己生的,把他们生下来那一刻就注定要尽力去抚养,无论孩子情况如何,日子还要照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当所有女人成为妈妈的那一天,她就注定是个勇士。”
夫妻可以分工安排孩子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动静相宜,劳逸结合。有认真严肃的时刻,可以阅读,做绘本,玩拼图,听音乐。也有轻松活动的时候,全家一起做运动,玩游戏。
平日里,郭淑玲五点半就要起床,挨个送孩子上学。现如今三个同时待在家,每天都像打仗一样,有忙不完的事。白天给他们辅导功课,老大有轻微的多动症和阅读障碍,在公立学校就读,学业上有些吃力,每天要帮忙他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老二念特需学校新光学校,网上教学的课程设计比较人性化,还能应付。
4月20日,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形下,塔莎被送入产房。欣慰的是,医护人员都专业友善,“他们了解疫情期间生产的妈妈会很紧张,虽然戴着口罩,反倒多了言语上的关爱和交流,会不停地安抚鼓励你。”
在进行多角色切换时,时间分配很重要,有些时间用来工作,有些则留给家人和自己。这需要妈妈有很强的自律性,在每个当下专注把事情做好。时间安排上有松有紧,张弛有度,例如在一段学习工作过后,安排点心时间,大家喝喝茶吃点小饼干,放松一下。
个案③ 育三特需儿 妈妈变身生活勇士
政府因冠病疫情实施阻断措施,让本就为家庭而忙的妈妈,因多重身份的转换带来挑战。《联合早报》访问三个不同的个案,聆听妈妈们的心声。我们也请本地资深家庭教育辅导员饶美丽,分享妈妈如何在生活中自我调适,纾解压力;身边的家人又可以如何加以关怀。祝愿所有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最后,祝愿所有伟大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
采访最后,饶美丽分享,不论你的孩子如何,能够陪伴他们长大,对妈妈来说就是很幸福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眼泪、心酸和委屈,但这一切的牺牲,看着孩子健康长大就是值得。每个妈妈都是孩子最重要的守护者,无论发生什么事孩子都会先想到要找妈妈,从小时候就是如此,好像甩也甩不开。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妈妈会怀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时光,所以无论日子如何,境遇如何,愿所有妈妈随遇而安,珍惜与孩子共处的每一天。日后想起,疫情时期的蜗居也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欣慰的是,宝宝很听话,推进产房后,五分钟就生出来。“那一刻我觉得好释放!之前所有的担心焦虑,都随着宝宝出来的那一瞬间消失啦!”她躺在产床上,长吁一口气,眼中挂着几滴悲喜交加的热泪,一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
一方面调适着与家庭新成员的关系,相处磨合增进彼此了解,一方面要应付孩子们的功课。洪宛伶坦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同时教三个小孩读书真的不容易,需要很有耐心。网上都说之前家长总是抱怨老师不够好,这次自己体会了就知道当老师真的很难。学校老师只管一个科目,家长却要样样精通,英文、数学、华文哪一样都不能拉下。只有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慢慢来,跟他们一起学。”
家人是妈妈的啦啦队
然而华人内敛的文化,不善于把心疼和感谢挂在嘴边。例如妈妈早起做早餐,家人一句“既然这么辛苦就不要做了,我们吃饼干好了”,本意是心疼妈妈,却没有直接表达,反倒听起来像泼一盆凉水。操练直接表达感激,例如饭前全家一起说一句“感谢妈妈煮饭,妈妈辛苦了”,妈妈听了心里暖暖的,这口饭吃起来就会很香。
偶尔遇到孩子在屋里待太久,出现小情绪,先不要急着讲道理,尝试沟通听他诉说,找到情绪点。只要你愿意聆听,孩子会很乐意分享,在此过程中也是一种情绪的安抚和宣泄。遇到孩子情绪爆发时,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拥抱。这种肢体力量会让孩子感觉到爱和温暖,慢慢平静下来。不要小看拥抱的力量,它也可以用在夫妻关系中,出现口角时一个拥抱就可以化解很多纷争。
阻断措施开始后,亲友无法走动探望,只能通过视讯互相问候。塔莎的丈夫是身在前线的公务员,不能留在家里办公,也不能时常陪伴左右。塔莎一边照顾两岁的女儿,心中还挂念着丈夫的安危,“担心他长期暴露在外面会被感染。我问他是否能拿年假留在家陪我,他却有要务在身走不开。那段时间真的很难熬、无助,我总是会忍不住大哭。”
个案② 四个孩子 家里成了托儿所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空间”,在外我们强调安全距离,也不应忽略家中的“安全距离”。在自我空间里,妈妈可以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书、听音乐或跟朋友聊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家中的帮佣却生病住院,至今查不出原因,还积下2000多元的医药费要还。再加上两个儿子每月3000多元的医药费,这对一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甸甸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