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明明是生活必需品,能满足基本温饱需求即可,为何连“茶”也包含在内?
对于从小陪伴父母卖干粮的蔡为明(54岁)而言,干粮店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自从接管父辈留下的“亚包号”以来,他就默默延续着已有61年历史的生意。
鉴于自己当年出走的经验,他深知子承父业无法强求,所以从未刻意鼓励儿子们接触店铺生意,“遇到对的时机就会水到渠成”。
隔年,配合政府规划,生意场地转移到维多利亚街,当时那里恍如闹市,许多国人要买品质上好的海味、干粮,必定慕名而至。
手机成为新必需品 干粮地位大不如前
时至今日,面临来势汹汹的网购热潮,蔡为明依然信心满满。“只要你我还需要吃饭,这行的门市需求就不会减退。”
约1999年,蔡为明和行家接到搬迁通知时,为敲定新场地需和有关当局交涉,因此有必要成立商联会,选出代表反馈集体声音。
据说,饮茶能怡神醒脑、解暑清心,古人向来视之为既高雅又大众化的生活习惯,因此也被列入“开门七件事”。
蔡为明也透露,店里的运作除了员工,还得归功于两名在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性。
而近年来,网络购物蔚然成风,更是给不少传统行业造成冲击。
蔡为明说,早年干粮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大家都非常看好做这行。“以前的必需品很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过得相对朴素。”
单凭网购,恐怕难以做到这些。
采访当天,我和摄影同事抵达位于加冷道的维多利亚批发中心时,蔡为明就利落地沏好一壶铁观音,让我们边品茶边听故事。
蔡为明还记得,每天放学后都得去父母摆摊的地方,有时看着他们卖东西,有时自己做功课,有时无聊发呆。
岁末重现热闹情景
身为商联会主席也是如此,无论是寻找新场地、洽谈牌照申请事宜,或商讨租约条例,蔡为明不停地在与人沟通,从中达成双方理想的协议。
“亚包号”的前身,是蔡为明的父母年轻时,在店面前的五脚基摆摊开始的。
蔡为明将这块旧招牌保留至今,作为衔接两代人生意观的象征物,俨然是镇店之宝。
“什么都难,什么都不难。”蔡为明如此总结说,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不同的挑战,无论行情好坏,稳步前行、与时并进,就终究不会落伍掉队。
目前市面上的食材品种越来越多样化,顾客上门购买,还可以听店里的老行尊介绍,教他们如何挑选。
蔡为明透露,每到12月,家家户户忙于应节,海味干粮产品的销售量会如期骤增,占全年销售额的四成左右。
“朋友问我有没有兴趣进口香菇做买卖,我说为什么不试试?”自此,他和海味干粮业再也脱不了关系。
“我没得和同学出去玩,越来越厌倦放学后在巴刹的生活,还曾立誓长大后不再碰这门生意。”说到这里,他禁不住会心一笑。
蔡为明服完兵役后,花了三年在父母的摊位打杂,但终究希望出去闯荡。
从小向父偷师 母天天店里坐镇
不像现在,手机、电视成为新的“必需品”,虽然干粮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但已不如以前受重视。
蔡为明和妻子刘云娥(53岁)结婚25年,另一半不仅把家中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帮忙管理店铺账目,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蔡为明的父母开始摆摊时,他都还未出世,只能慢慢从长辈口中拼凑出完整的印象。
但父亲对他的影响是难以言说的。以前在新巴刹看父亲向顾客叫卖、推销,长大后他也有样学样,练就滔滔不绝的口才。
正因为这样,“亚包号”对蔡为明来说,已经是个像家一样的地方。
还记得以往逢年过节,跟着父母到干粮店添购应节食材,总是忙着东拿西看,样样都感觉新奇。
在这段时期,蔡为明随父母见证海味干粮业数十载的变迁,虽然经历强制搬迁、牌照条例变更等挑战,但他始终不认为这一行会有步入夕阳的一天。
通过本期《大特写》,随记者了解这个从我们出生以前就存在的干粮业,如何随着时代更迭,在朝阳和夕阳之间力求平稳发展。
蔡为明的父母随着大队搬进新巴刹,那里的设施非常简陋,仅用铁片搭建屋顶,闷热不透风。个别摊位空间也有限,仅约三米长、两米宽,总共容纳了四五十名摊贩。
1996年,父亲患癌病逝,蔡为明完全撑起了“亚包号”的商标,通过发展进出口贸易生意,传承上一代的打拼精神。
新加坡独立后,摊位迁至“新巴刹”,20年后夫妻俩终于拥有店面,打拼多年交由蔡为明接管。
夫妻俩育有三名分别为24岁、23岁和21岁的儿子,目前都还在念大学,未踏入社会工作,但谈及接班问题,蔡为明表示丝毫不担心。
令他最难以忘记的是,刚接手生意不久,他试过订错货,导致店铺亏损,信心大受打击。父亲若无其事地提点他:“做生意哪里有不亏本的?”对他犹如醍醐灌顶,精神奋发后再接再厉。
蔡为明分享说,商家做生意本就是为了有利可图,所以会积极争取更多顾客,久而久之名声传开后,会吸引更多人潮来到批发中心。“所以说这行很难独立生存,竞争越激烈大家的生意就越旺,当然是好事。”
一甲子的时光一晃而过,早年柴米油盐是理所当然的必需品,但曾几何时,科技、美容等产业悄悄淡化了干粮业的重要性。
蔡为明自称小时候调皮难管教,父亲对他十分严格,在店里背对顾客聊天被骂,搬完货歇息一会也被骂。
“亚包号”的商标是沿用父亲蔡巨生的土名,从前在潮汕老家时,大家都这么叫他。
就如干鲍、虫草、松茸等较为珍贵的食材,一般超市都没有售卖,还是得靠海味干粮店供应。
从这年开始,蔡为明担任维多利亚批发中心商联会主席至今,就算没人愿意接手,他也甘于扛起这份责任。
维多利亚批发中心有七层楼高,聚集至少20多个商家,都是以海味干粮批发为主,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
这段期间,许多外行人都曾向他表示不看好这行的未来发展,他将这些话语默默铭记于心,始终意志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亚包号三度迁徙
蔡为明还记得,守业初期面临最大的难关:开拓客源,打通人脉。当时他耗费不少心力逐间店撒网推销,打造出今时今日稳定的生意基础。
具体来说,要判断海味产品是否新鲜,需从嗅觉、手感、色泽三方面下手,闻起来是否有异味,是否太干或太湿,色泽是否有变化。
每家店都卖类似的货品,岂不是容易抢生意?“但做我们这行,竞争越激烈,生意就越旺。”
无惧和行家竞争 愿代表业界发声
父亲蔡巨生来自中国潮汕,16岁那年远渡重洋来新,为谋生四处当伙计。后来工作机会变少,父亲打算自己做生意,1957年结婚后夫妻俩便在“柴船头”(新加坡河畔)一带的店面前,就着五脚基摆摊卖姜、葱、马铃薯等蔬菜。
1965年我国宣布独立后,政府着手整顿并立例规范无牌摊贩的落脚点,要求他们迁至临时建立的老巴刹、新巴刹、铁巴刹等多处。
原因在于,有意选购海味或干粮的顾客,或多或少抱有讨价还价的心态。更重要的是,顾客需要亲自验证食材的质量,实地走访货比三家,才敢放心购买。
24岁那年,他毅然从家庭生意“出走”,加入保险行业,没想到第三年又误打误撞,“回归”到父母的老本行。
店里单单江鱼仔就有十几种,蔡为明花了多年时间累积经验和心得,只要顾客说出江鱼仔是用来煲汤、煮椰浆饭,还是磨粉,他都乐于一一介绍。
目前,“亚包号”的主要客源来自餐馆、杂货店、加工厂、巴刹里的干粮摊等商家,老百姓通常前往大型超市购买,鲜少走入干粮店精挑细选。
虽然年轻一代普遍对海味干粮业不感兴趣,但蔡为明表示,“亚包号”还是有20多岁的年轻员工,只要他们肯学、肯做,他都会尽力栽培他们。
因此每年年底的旺季,就是批发中心最热闹的时候,仿佛回到旧时在维多利亚街的情景。
母亲刘亚历为“亚包号”付出半生心血,如今她年事已高、需拄拐杖走路,但蔡为明还是每天早上载她来店铺坐坐。
“亚包号”赶搭这趟潮流顺风车,看似顺理成章,但网站推出好几年,其实所占销售额远低于10%。
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个大姐和五个兄弟,除了老幺以外,都在帮忙打理生意。母亲刘亚历(87岁)已步入耄耋之年,依然每天来干粮店坐镇。
无奈“亚包号”还是逃不过再度搬迁的命运,蔡为明和其他行家耗费10年工夫,觅得如今位于加冷道的批发中心,并于2012年正式迁入,算是有了稳定的落脚处。
约20年前,他与同行联手创立维多利亚批发中心商联会,从当时开始当主席至今,作为业界代表,以为同行发声出力为己任。
最初的木制招牌非常简朴,上面用毛笔写上“亚包”两个大字,数十年来历经风霜后已斑驳掉漆,掩不住岁月沧桑。
四五年前,“亚包号”也开始创建网站,让顾客自行选购付款,再等待送货上门。
而沟通,其实正是这个行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每次向顾客用心介绍不同品种的产品,就是建立人情的过程,任何科技都无法取代。
回顾行业这些年来的变迁,虽然谈不上波澜起伏,却也免不了泛起阵阵涟漪。
但蔡为明有信心做这行不会迎来夕阳,正如开篇所说的,只要我们还需要吃饭,柴米油盐定不会从生活中消失,这个行业也是一样。
但蔡为明认为,海味干粮业的价值在于,若是过年准备煮大餐,需用上各类食材,顾客还是会前来店铺采购。
在商界打滚多年,蔡为明也见证不少夕阳行业的没落,比如塑料制品业、传统手工艺品业等,多数因无人继承,只好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当时摆摊也无需申请牌照,众摊贩互相抢地盘的事情没少发生,维持生计并非易事。
走进海味干粮店,货架上尽是琳琅满目的柴米油盐、山珍海味,从香菇、江鱼仔到燕窝、鲍鱼,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