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政府部门先后做出回应,阐述政府如何多管齐下,力求打造老少宜居家园,以及下来如何在医疗保健、社会支援、基础建设等方面,给年长国人更大力度的扶持。虽然措施分属五个部门推出,但他们誓言以“整体政府”方针在年长者议题上协调、有效地落实政策。
有调查显示,许多年长者已意识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他们都希望能通过更多管道达到自给自足,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同时也从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与自信。在这方面政府和雇主可以为这些身心健康和希望能经济独立的年长者,打造适合他们的工作环境。医疗业、服务业、制造业或是交通业,都是年长者可考虑的行业。
然而在经济快速变化的当儿,年长者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去应付退休后二三十年的生活,却也不容忽视。目前虽有公积金等机制确保年长者能维持起码的生活所需,政府也已承诺为年长者设立安全网,给予在经济上有需要的人各种援助与支持,但年长者最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自己离开职场之后的生活做出选择。
我们向来习惯性地把年长者看作是弱者,是必须由社会特别照顾的一群人。其实年长者仍然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可以在社会和家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体健康的可继续参与各种社会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继续为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
(作者是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
对于那些有足够储蓄支撑下来生活费的年长者,他们的选择会比较多,无需回返职场,也可安享生活。储蓄不多的,或需改变退休等于不再工作的观念,考虑在这个人力短缺的时刻重返职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可以胜任的工作。
开年以来,有关年长者的调查报告和讨论似乎不曾间断。
较年轻的新加坡人是否愿意接受政府不断投入更多资源来照顾年长者,也是下来所必须关注的社会课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中年新加坡人(45岁至64岁者)较不愿意支付更高的税款,来资助政府在护老领域日益上升的社会开支。已有学者担心,当社会发展到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承担赡养年长者的责任时,社会将出现跨代鸿沟,形成对老年人普遍不满的负面情绪。
新加坡人口快速老龄化是使到这一议题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的报告,新加坡人的平均寿命是83.1岁,仅比全世界最长寿的日本平均寿命83.7岁少了0.6岁。回顾1957年,新加坡人的平均寿命只有61.1岁。按照当年55岁的退休年龄来计算,剩下的时日实在不多,对社会和资源分配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时至今日,在62岁退休后,平均仍有21.1年的时光在前头。要如何给予年长者全面的支持,让他们能过着积极的生活,同时平衡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要,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时至今日,在62岁退休后,平均仍有21.1年的时光在前头。要如何给予年长者全面的支持,让他们能过着积极的生活,同时平衡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要,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刚过去的星期二,人民行动党乐龄行动小组在国会提出扶持年长者动议,希望国会肯定年长者是社会的宝贵资源;认可他们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加坡所作出的贡献;并呼吁政府继续强化对年长者的扶持、助年长者有尊严地养老,以及带头推动各种社区计划,打造一个更适合年长者继续积极生活的社会。
其实在步入数码与自动化的时代,许多体力劳动已被机器所取代,人们的有效工作年龄已不受限于他们的实际年龄了。只要不断跟上学习,许多工作年长者都能胜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发布的《2016年人口简报》,到了2030年每四人当中有一人是65岁以上。人口赡养比例(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人口数量,对比65岁以上的退休者数量)到了2030年会下降至2.3,相等于每2.3个工作人士要奉养一名65岁以上的退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