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尽管客观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本地许多宗教场所,通过善用网络的便捷,顺利开通了多元化的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刚刚过去的卫塞节,“云端浴佛”“线上三步一拜”的佛诞庆祝模式,让许多信徒耳目一新。同样,基督教堂的星期天例行崇拜,也改以直播方式在线上进行。当传统的仪式注入科技的新鲜活力,宗教的神秘色彩,便以新颖的方式再现人们眼前。

每逢清明,窗外的点点滴滴之雨,都不免会勾起南洋华人对于先人的思念。依照惯例,清明时节本应至坟前焚烧金纸,或到庙宇燃香点烛,以示对故人的思念。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今年蔡厝港坟场不同昔日,一片冷清。千户孤坟,一眼望去,只能偶然瞥见几户人家在坟前祭拜。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是每一个宗教组织的必修课。善用科技这把双刃剑,开拓新道路而避免走上宗教庸俗化的道路,更是对每一位宗教领袖的一场考验。

近来,为遵守病毒阻断措施,各宗教场所纷纷对外关闭。对许多宗教场所而言,缺少了善信的香火与供奉,不可不谓一场致命的打击。与此同时,当前经济前景渺茫,拥有精神上的信仰与支柱,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因此,平衡自身安全与满足精神需要,成了一个亟须厘清的问题。

宗教,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古印度的佛教从“游行乞食”的消费共同体,演变成中国佛教“僧多粥少”的经济共同体,客观上便证明了这一点。而立足自身,反思如何回应时代需要,更是每一个优秀的宗教组织理应具备的特质。例如1990年代后期,台湾佛教倡导“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改革传教途径,使得台湾的佛教事业蒸蒸日上。因此,对于本土的宗教组织而言,善加利用台湾经验,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Creative Transformation),以适应本土民情,无疑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观念。只不过人们在将现代化技术融入传统宗教的同时,极须防范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产生对传统与宗教神圣性的亵渎。数年前,淘宝网店上推出一款“清明代扫墓”的服务,引起轩然大波。清扫墓地、敬献鲜花、三鞠躬、读悼词等成了明码标价的服务。商业行为的浓厚气氛,使得扫墓祭祖的怀念先人本意荡然无存,甚至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