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的今天,每当回忆起一些新谣创作与音乐片段时,总会想起那群努力耕耘的人物。他们大多出生于1960年至1969年之间,当年对音乐的执着,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感动与眷恋,对本地音乐的贡献受人称道。今年1月9日,是本地著名写词人邢增华女士逝世一周年。新谣“大姐大”颜黎明也在2018年病逝。缅怀之余,我们也应感谢新谣的贡献者,向他们致以敬意。
一个潮流过去后将永不复返,所以记忆才显得珍贵。新谣丰富了我们的人文色彩,让平凡的人唱出自己的心声。新谣的前辈交上了漂亮的成绩单,相信新兴创作人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庆幸的是,当时掀起了这一股本土创作热潮,由年轻学子作曲、填词的歌曲,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多个新谣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新加坡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歌曲和抒发自己情感的管道,小红点顿时增添了不少音乐气息。当时播放的本地制作连续剧,主题曲或插曲好些都是新谣,让老百姓茶余饭后多了谈资。新谣也伴随60后与70后的成长岁月,烙印在我们的集体记忆里。
上世纪80年代,本地校园出现了一派清新的气象——提起吉他、拨弄琴弦,唱起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创作。这一场由民间发起的运动,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新谣。
我国在那个时期已经取得不俗的经济发展成就,无奈在艺术、文化层面上,却常被扣上“文化沙漠”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