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电子产业从业者
我们公司的一家供应商以精打细算闻名,可这次疫情中的果敢表现,却让我刮目相看。早在2月初,公司就掏钱给每个员工配备了口罩,员工进厂必须量体温带口罩。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因为怕看到异样的眼光,不太愿意戴口罩。每次进入地铁车厢,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感觉就像在雷区中穿行。
但实际上,客工群的情况并不乐观。为了避免扩散,一些客工群被隔离起来。在未检测之前,一些可能的感染者与未感染者仍混居在一起。就算一日三餐有人打理,就算他们不曾在窗口放风,他们也不可能不去洗漱不去方便,难免不与他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
之前曾看过一篇报道,一个老人因发高烧,被送到医院,却和另一位老人安置在同一间病房。老人终被确诊为冠病,同一病房的老人也无辜受到波及。
舍小利才能为大谋,因为是全球的供应商,这家公司不曾停工一天,可员工在这里干得放心、安心。与此相反,不少公司连基本的消毒水、温度计都不曾配备。
没人能未卜先知,没人能做到十全十美,可我们依然可以防微杜渐,想方设法与疫情抗争。
近日因为实验室的试剂盒校准出问题,30多名未被感染者被“确诊”,闹出了一场大乌龙。被误诊者虚惊一场是小事,若是与真正的确诊者隔离在一起,那才是大不幸。
随着理发店、洗衣店,甜品店的陆续恢复营业,一些人开始觉得又恢复到了太平盛世。
隔离和松懈仿佛孪生兄弟,相伴随行。
3月底,公司负责人又果断地把所有工人从客工宿舍中移出,掏钱为他们租了平价酒店和宿舍,每天派专车接送工人上下班,一日三餐集中订餐。公司经理曾对我说,我每天睡不好,生怕有一个人中,公司就得停工。
如何在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寻找一个经济与安全的平衡点,对国家和民众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说是没事必须宅在家中,可临近12点,我依然会听到邻家小妹很晚和男友溜达回来,哐啷的开门声,惊扰了整栋楼的好梦。
真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人非要在大隔离的缝隙中穿行。
5月10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将行动管制令延长一个月。此前为了重振经济,马国打算全面放开管制,可一些州属并不认同,担心辛苦隔离两个月的功劳,会打了水漂。在民众的呼声下,再加上仍有起伏的新增病例,马国政府最终将行动管制再次延长。
若留意就会发觉,一些人的口罩只是挂在下巴上,形同摆设。
不过,我相信,只有杜绝大隔离下的小松懈,我们才能少走很多弯路,逐渐恢复生活的常态。若是始终抱着侥幸心理,期望中的太平盛世,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大隔离下的小松懈,无疑是个较大的隐患,是枚随时会引爆的地雷。
新加坡每日确诊的病例居高不下,因为大部分病例来自客工宿舍密集群,不少人认为是相对可控的。
武汉疫情暴发的早期,因为病房不够,一些病人不得不四处求医,结果无形中又传播了不少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火速建成,仍只够收容重病患,轻微病人不得不困在家中,直到专家找到办法,建起多家方舱医院,最终打破困局,彻底堵住了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