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资深中医师问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年多数来自富裕或普通家庭?我不知怎么回答。他认为,多数应该来自富裕家庭,因为普通家庭每天都面临基本生活的挑战,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太多复杂的问题。较富裕的家庭,青年不愁吃穿,父母还会为孩子订下各种目标,形成对孩子无形的压力,反而造成他们在成长阶段出现抑郁、焦虑和孤独等内在症状。

我原以为自己不会有任何心理问题,所幸遇到一位明师,了解我藏于内心深处的秘密,背负着家族几十年的沉重包袱。包袱和责任是两回事,包袱是别人给予的,责任是自己扛起的。我们必须先认清身上的包袱,再学会把包袱卸下,才能更轻松,更有勇气去扛起各种挑战。所以我们不要小瞧成长过程的每一件事情,因为这些都可能造成心理障碍,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生活状态。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感受,积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开启全新的身心健康之旅。

国家富裕,政府就能更好地照顾到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父母过于保护孩子,反而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机会了解人情世故,况且社会上并不只有对或错那么简单。我接触过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有很多都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要先问过妈妈。这或许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父母应给孩子多点成长空间,让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真实世界,学会应对失败,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进而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逐步接受挑战。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父母应了解和接受孩子的优缺点,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不要一味磨灭孩子心中的希望与梦想。

《联合早报》于2月8日报道,《政府将加倍投入资源 理解青年心理健康课题》。青少年因为面对社交媒体等多方面的影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恶化。去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教育部等机构联手展开的青少年流行病学和心理韧性研究也显示,在每10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至少一种精神疾病。

去年发布的《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以介于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居多,达到25.3%。专家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年轻人面对的是更复杂的环境,但专家并没有说明这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年轻人的家庭状况。

孩童本来就应该学习自己面对复杂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是孩子的榜样,但爱的教育和身教同样缺一不可。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人生目标,或是设定太遥不可及或虚幻的目标。一旦发现无法接近,就会开始产生挫败感,甚至渐渐感到焦虑和无助。因此,年轻人不应急于一步登天,要学会先设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等接近完成时,再稳步提升。先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再付诸实践;如同建高楼大厦,如果根基不稳,就会有坍塌的风险。人生也一样,要按部就班,才能事半功倍,完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