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一代年轻人虽多有大专学识,但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住房、工作稳定等等所造成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直接影响他们对养儿育女的决定。有些决定单身,有些宁愿不生育并享受二人世界,有些则只生一个或最多两个。
三,社会中的单身者和无子女家庭的人生选择,基本上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价值观和生活取向的选择。其中又牵涉到各种各样的考虑,包括人生观、生活负担、社会发展趋势、家庭背景或有更重要的使命感等等。
一,对如何提高本国生育率问题,是政府几十年来从未放下的一个重大挑战。间中不乏各类奖励,鼓励年轻家庭尽早多生儿育女;这些政策措施肯定有一定的成效,但若把这些政策都说成隔靴搔痒,是漠视现实。
从林明忠的论述,“政治决心”难道就指的是政策一出,问题就解决的情境?
观点碰撞
作者是退休人士
五,故且不论“人口基金”的设定和复杂操作方案,其作用于一个“压力很大”的社会层面,无论怎样合理化其“大我”的目标,仍然会受到民众置疑,加上其说服力也不强。
如果一个社会普遍存在悲观和对未来无望的状态,必然导致年轻人倾向独身主义或无生育婚姻。在亚洲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日本。
林明忠在6月15日《联合早报·言论》发表的文章《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在于政治决心》,让我感到一头雾水。
而把问题主因归类于钱的问题,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想法。
以上这些都不是一个大政策所能圆满解决的。
以上所提也是政策制定者所关切的;并非单靠“政治决心”和金钱的推动就能成事,把本国的生育率大大提高。我认为把政治决心用在“解决生育问题”上,是一个错误的答案。
拿北欧的人文社会制度、精神和生活压力程度来和亚洲国家相比,本就相差很大,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曾任跨国企业高管
我的浅见如下:
四,生活成本和经济发展的考量。我国有许多家庭正面对疫情的压力,希望能够尽快恢复生活常态。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家庭生计受影响,不只是疫情,也包括本国政治、区域稳定、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等。
总的来说,解决我国人口生育问题,除了从经济层面和社会发展视角继续努力之外,也应该加强精神方面的工作。“精神”指的是对生命和生活状态的乐观态度。
二,林明忠也指出“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政治决心”。在他看来,生育问题“不就是钱的问题吗?”对于这种“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方式,我是绝对不赞同的。这是纯粹把复杂问题作简单化处理的取向;而一旦把这种方法施加于国家社会政策上,其反响和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所谓的“人口基金”也不应该无形中成为单身者和无生育家庭“献身国民服役”的方式——缴付“生育税”。
我国除了致力于以经济、科技发展和包容社会为主轴之外,在教育实践上也应加强“精神方面”的内容。建立一个普遍乐观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社会,也会正面影响生育率。
这会导致社会上出现一道无形的分野,造成以政策干涉人生自由选择权的弊端,也会使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对个人人生选择的变相处罚。这难道是我国解决生育问题的最佳选项?我看未必。
尤其是社会政策的制定,各种相关因素都必须纳入考虑,除了目标明确,同样重要的是过程、影响面、价值观和长期影响等的衡量,以避免进入误区且付出严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