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21世纪伊始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作了巨大改变,引入了最先进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发展部管辖下的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局,以及交通部和环境部等,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共识,认定脚踏车出行是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模式,有利于市民健康、降低马路和公共交通拥挤;而休闲型脚踏车还可假日出游接触大自然,提升生活素质等等,应受鼓励。

作者是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客卿教授、新加坡城市规划师学会会员

笔者最盼望的,倒是政府向脚踏车骑士进行公众教育,包括阐明因为脚踏车道不足,加强管制措施的必要性。但笔者认为,强调脚踏车骑士都必须注册而且要戴头盔没有必要。至于那些骑快速脚踏车、使用公路的骑士,带上头盔就很有必要了。

笔者曾跟一个新加坡国大毕业生谈起人行道上,行人不肯让路给脚踏车骑士的事故。令我很惊愕的是,他竟然说人行道是给行人优先使用的,脚踏车骑士理应让路才对。由此看来,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向市民厘清和灌输组屋区人行道应该是“行人和脚踏车共用的通道”的新概念。

毕竟新加坡地小人多,为了环保,绝不能把已列入长期保留的绿地和湿地转化成建筑用地。至于组屋住宅,目前是以增加建筑高度来应对人口增长的需求。

但基于之前组屋设计格局的限制,这些脚踏车道只能在路旁有充分空间时才修建,没条件的地段就没法提供。其结果是,居民从住家骑车到地铁站,大部分时间都得跟行人共用人行道。

七年过去了,新加坡的脚踏车继续增加。根据国会不久前的一份报告,估计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住户拥有脚踏车,粗略一算就约有35万到40万辆。应对脚踏车数量的增长,以裕廊西组屋区为例,脚踏车道的确增添了许多。

在荷兰,人行道和脚踏车道全面隔离,而且各有1.5米宽。这一点新加坡的确难以全面做到。但如果将目前的1.5米人行道,因地制宜地加宽至2米到2.5米之间,改成正式的行人和脚踏车共用道,会比较行得通,建屋局不妨一试。其他措施新加坡已经做了很多,譬如在全岛至少数十个地铁站增设脚踏车停放处,在所有组屋区和许多工商业房地产设立停车设施。

1960年新加坡建屋局成立时,一直到20世纪末的几乎40年中,组屋区的设计只考虑人行道,而不考虑脚踏车专用道。当时规划的共识是,在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新加坡,脚踏车使用者会越来越少,应该会被淘汰;而且气候常年炎热多雨,骑脚踏车出行不便而且容易汗流浃背,不受上班人士欢迎。

考虑到新加坡超过80%人口住在组屋区,在组屋区建设脚踏车道应是最迫切不过了。陆路交通管理局就此曾在2013年宣布,在2020年之前在组屋区建设190公里的脚踏车道;最终目标是在全岛26个组屋区建成一个完整的脚踏车道系统,方便居民骑脚踏车到离家不远的地铁站和组屋商业中心购物。

再说,马路上汽车数量日渐增多,速度缓慢的脚踏车,当局也认为碍事,不利于促进交通流畅的政策。

繁忙时段,人行道使用者形形色色,有脚踏车骑士和行人,大家都在一条1.5米宽的双向人行道上穿梭。由于新加坡的外来移民来自世界各地,行车走路靠左或靠右的习惯不一,有的人完全没有遵守本地应该靠左的概念,情况有时就会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