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碳和绿色经济驱使下,我国社会整体的数码化进程,比起一二十年前,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商业机构,从人力效率的提升到减少纸张浪费,成效显著。然而,在美丽的外衣下,却有无言和无力抗争的一群人,他们被科技洪流抛在后头,几乎被遗忘。

(作者是退休工程师)

不是不应该进步或提升效率,但在这一切之上,不要忘了服务广泛人群的本质与初心。科技提升和实施的快慢,应该适度调节,过程中须要周详地考虑和采取一些折衷措施,不要匆促执行非此则彼的惩罚性措施,更不该漠视社会角落被科技抛在后头、无言以对的广大弱势群体。

可问题是,在功利至上的经济社会里,这神圣的绿色环境号召,已然变成许多商业机构笑逐颜开,可以随手拈来巧妙利用,而不会招致群众抗议的绝妙好招。

创新科技和绿色经济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广大人群的幸福生活而服务,在建设和实施过程里,应该缓急适中,不忘人情味,不制造恐慌失措,不让弱势人群去承受社会进步的代价。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见不少被绿色科技要挟的例子,若稍微不熟悉上网应对,就只有落得手足无措去排长队澄清事实。只要稍微注意,不少商业机构甚至普通食肆,都会有近乎咄咄逼人的数码化工具流程,有些根本没有派遣专人为目不识丁者服务解难,为了不遭受白眼,不少老年人望而却步。

每个社会都有相对弱势的群体,在科技急速发展的洪流中,尤其如此。新加坡还有一群曾经默默献上青春血汗的建国和立国一代,他们沉默无语地遭受科技数码化的冷落和抛弃,求助无门。例如,有些银行和金融机构打着绿色减碳的标签,给顾客下了最后通牒,某年某月即将自动停止寄发结存账单,若有需要就得自己上网去申请继续,并且此后还必须付一笔近似惩罚性的费用。这种近乎科技胁迫的作为,算是有人情味的服务吗?

为了提升生产力和营运效率,许多银行、金融投资机构、政府机构都数码化,大小企业也都争着数码化,这些努力在绿色经济的旗帜下,无可厚非。唯一的问题是,在数码化的进程中,有些机构和单位也许是为了争相显示本身的科技到位,或趁机减少人力和成本,而表现得较仓促和缺乏周详策划,没考虑到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基本人情味。

人类靠一个有认知能力的头脑和一双勤快的手,从蛮荒时代逐渐进步到今天能上天入海,尽享物质生活的美好,不能不说是善用大自然资源,脱颖而出的演化过程。凭着脑力智慧和知识求新,从16世纪科学发现的迸发到工业革命的大机器生产,科学创新和资源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品质加速提升。然而今天的社会,发展脚步似乎在食髓知味的推动下如脱缰狂奔,由于功利的诱惑,为了盲追效率和逐利,已逐渐淡忘和失去对整体人群所应肩负的道义责任、扶持与关怀。

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剥削利用,今天才猛然醒觉大自然已提出抗议与反击,不得不积极和严肃地着手应对攸关生存的棘手问题。于是各种充斥耳际的环境保护口号,成为世界各地最受瞩目的头条大课题。保护蓝色星球,是事关全人类生存的道义责任,没有人会公然违抗环境保护的口号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