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若以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为母系统,而新加坡华族文化为子系统,此“本末”的关系是很显然的。本地华族文化所展现的特色,是在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本地华族文化有地方色彩,但这是民族文化与地缘因素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新”与“旧”、“在地”与“传统”的结合。更何况,任何事物的“特色”都是通过比较而总结出来的。所以要更加认识新加坡华族文化的特色,就应当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体认。
首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归”并不是要守旧、复古,所谓温故而知新,守住传统是为了迎向未来。近年来,新加坡社会不断出现要加强华族文化教育的呼吁,有些大专学府顺乎此而推展相关课程,以取代原有的传统文化课程。当然,这除了能更好地确立本地华人的特殊文化身份之外,对于新加坡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根深”才可“叶茂”,要了解本地华族文化的特性,培养国人对华族文化的认知,在我们的华文教育中就更不能缺乏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因此,守住华文教育环节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不变”之元素,为其“本”;顺应时代、结合地缘因素,包括科技的使用,是“可变”之元素,为其“末”,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然而,以英语和科技技术传承文化,或多仅能做到文化知识与文化形式的传承,而非文化精神。尤其中华传统文化是重感悟、重体认的,掌握精神须要感性认知多于理性认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华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把教学当作一份工作,而应当视之为一种使命感。这使命感也就是华文教育中“不变”的元素,亦为其“本”。在审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未来走向时,我们切勿本末倒置。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代宗师叶问也曾有训言:“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本”与“固本”既是为人处世与安身立命之道,更是中华文化得以历久不衰之精神。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本”又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归,二即以传承文化精神为使命。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月前举行了一场《前瞻:新科技、新社会与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座谈会。与会主讲人皆为当今新加坡文教界与媒体界的翘楚,他们从各自领域为当前新加坡华文教育的趋向与未来把脉,透过自身的专业与经历,针对课题发表了发人深省的观点与想法,内容大致聚焦于新科技(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格局)、前瞻性(拥抱科技以推展新加坡华文教育)、本土化(强调新加坡在地文化的语文教育)等方面。从讲题来看,预示着新加坡华文教育正面临去旧迎新的新局面,如何保值保鲜,似乎是华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当关心关注的。
总括而言,新科技的时代确实会带来新局面。新加坡华文教育作为本地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环,也必须审时度势,掌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契机。然而,教育毕竟不比经商,不能一味跟着市场走势改变;但教育也不能故步自封,还是须要配合时代需求来培育具有高素养的人。在二者之间,我们还是要取得一定的平衡:即认清教育本质中的“本末”与“可变、不变”的元素,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的精神应对。毕竟,固本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精神即在根本。
教育亦然,有旧有之精神与理念,亦有新颖之思想与趋势。本来为适应时代变革而调整思维与模式是必然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是不是应当先立足于教育的本质精神,以此为出发点去调适?华文教育本有自身文化传承的使命,在文化依归与时代推演之间,我们有必要认清哪些是可变与不变的环节与元素,以免舍本逐末。
大会一开场即呼吁,讨论新加坡华文教育问题要避免“老调重弹”。但是不弹老调,怎知老调滋味?不弹老调,又何以创新?要知道,今日之老调乃昨日之新曲,“旧”与“新”本是一个循环,若能掌握此规律,不但不会视老调为过时而不弹,反而会认识到老调对于创新的积极意义。因此,“老调”与“新曲”、旧与新,本不是一对矛盾体;它们是一种“本末”关系。
大会主讲者之一提出,我们所面对的“新”格局,主要是因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起。回头审视,人类史上发生无数次的时代变革,几乎每一次都是以“革旧迎新”的姿态掀起天翻地覆的改变。改革最忌矫枉过正,历史告诉我们,这似乎是人类无法真正吸取的教训。先贤因而发出“人世几回伤往事”的深沉感慨,最终纵使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领悟与感叹,但往往为时晚矣!
再者,华文教育的目的之一,根据大会主讲人之一提到,就是要培养“对中华语言文化传承充满热爱”的学习者。我们也常呼吁,年轻一代要“传承文化”。关键就在“传承”二字。我们的问题是,究竟要“传承”什么?要如何“传承”?在以英语为强势语言的新加坡社会,更兼新兴科技的席卷,以英语和科技技术传承中华文化已然成势。或许这就是所谓本地华文教育所应具有的前瞻性与新格局吧。
(作者是兼职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