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李显龙总理的新春献辞只集中传达一个信息:要年轻夫妇多生早生。他说:许多华人家庭相信,在龙年出生的孩子特别有福气,因为龙是权威、力量和好运的象征。所以,如果有更多年轻夫妇能赶在今年添一个龙宝宝,那就再好不过了。
在欧美等地,生育率早已下降到替代率以下,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唯独美国例外。何以故?正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这些年轻移民也带来较高的生育率。其他地方无法具备美国那样的吸引力,因此,即连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今也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其三,是现代都市生活和早期农村生活大异其趣,五花十色的诱惑,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很多青年人倾向于尽情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不想被养儿育女所拖累。
首先,生育可能影响双薪。因为,做妻子的不可能从怀孕到生产都一直工作不辍。她必须拿产假,必须中断工作,这很可能会影响她的工作表现评估和升迁。如果她选择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就等于牺牲一半的家庭收入。
其次,现代化潮流改变人们的观念,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传统观念,早已荡然无存。先宠宠自己,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是一般年轻人的生活座右铭。面对时代大潮,政府看来也只能尽力而为。无论如何,龙年对华人而言是吉祥之年,年轻夫妻若能在龙年都添个龙宝宝,不管男女,为家庭添喜乐,为国家添人丁,都是可喜可贺的。
能够接受单身,不结婚,这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多未知的信息。比如,单身不一定等于没有伴侣或没有性生活。现代人的男女关系观念与往昔已大不相同。很多人虽然单身,但其实有异性伴侣,甚至过着同居生活。在欧洲,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同居而不结婚。在北欧国家,男女首次结缘如今有高达九成是选择先同居,之后有约半数正式结婚。七成的人认为结婚不是必要的,是否也透露出同居渐成风气的消息?无论如何,当单身也无所谓之后,结婚和生育自然也就变得更无所谓了。
问题的症结也许在于我们很难改变城市生活的特性,也无法抵挡现代化潮流。城市生活充满物质诱惑,不像乡村生活简单淳朴;城市生活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所面对的各种人为压力则越来越大,如工作、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在都给人增添压力。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增加可见端倪。生育率是否也因此被波及?很值得研究。比如,好些没孩子的年轻夫妇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出。
在我们这里,情况大体一样。1月29日,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在以“青年”为主题的新加坡透视论坛上发表的《新加坡透视论坛2024调查》结果显示,21岁至34岁的本地青年当中,多达82%能够接受单身。与此同时,有70%认同结婚不是必要的,有72%认同结了婚也不一定要生育。这是观念的改变,也是影响生育的关键。
问题的症结也许在于我们很难改变城市生活的特性,也无法抵挡现代化潮流。城市生活充满物质诱惑,使人离自然越来越远,所面对的各种人为压力则越来越大。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增加可见端倪。生育率是否也因此被波及?很值得研究。比如,好些没孩子的年轻夫妇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出。
同样的,有高达七成的人认为,结了婚不一定要生育,这反映的是各地城镇居民的普遍心态。就我们的情况来说,现在的年轻家庭几乎都是双薪家庭,也就是丈夫和妻子都有工作,家庭收支因此也建立在这种双薪的基础上。这显然是影响生育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简单说,生育率下降几乎已成了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在欧洲,有学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在谈论“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第一次人口转变指工业化之后出现的人口趋势转变,第二次则是指1960年代战后婴儿潮逐渐消退后的现象。
这些其实大家都懂,问题在于拿不出什么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总理在献辞中说:政府将致力于打造一个亲家庭的新加坡,不断协助国人实现结婚生子的人生目标。这些年来,我们确实也看到政府制定各种亲家庭和亲生育措施,包括育儿津贴、住房津贴、托儿津贴、父亲陪产假等等,但还是难以挽回生育率下滑的颓势。
其次,要兼顾工作和孩子,对女性来说压力太大,时间也很难分配,身心都要承受额外的负担。对于在相对富裕情况下成长的后婴儿潮世代而言,感觉上这太辛苦了。因此,很多人选择了不生、少生或迟生,除开少数有能力请得起家庭女佣,或是有父母辈帮助照顾孩子的家庭。
观念改变是影响生育关键
生儿育女是夫妻间的事,但也是国家大事,因此莫怪总理唠叨。这些年来,我们的生育率不断下降,早已跌至无法替代的水平。替代指的是两夫妻若生育两个子女,在数目上就等于可以替代。若只生一个就不足够,若是完全不生,就成了“无后”。因此,生育率要达到替代水平必须大于2。据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去年9月29日发布的《2023年人口简报》,2022年全年出生的婴孩,比2021年少了4%,居民整体生育率只有1.04,是历史新低点。因此,我们的人口正迅速老龄化!
所谓二次人口转变,主要特征包括:一、结婚年龄不断提高,单身及婚前同居的人数迅速增多,长期同居代替结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二、伴随着避孕、性革命出现的人口平均初育年龄不断提高,非意愿怀孕减少,婚外生育、同居生育增加,不育女性增多,高胎次生育明显减少,导致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三、收入增长及教育普及带来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家庭模式从孩子至上逐步转向夫妻至上,生育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更多地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其四,虽然年轻家庭都有双薪,但养育孩子的费用也大大提高。如果同时要供房子、供汽车和养孩子,即使中等收入家庭也会感觉很吃力。
这种低下的生育率其实已经持续很多年,也就是说每年出生的婴儿呈下降趋势,人数完全不足以替代父母,长此以往,公民人口数目必然要下降。这些年之所以没有明显下降,是因为我们大量引进新移民,抵消了低生育率。还好,每年放弃公民权移民他国的国人还不是很多。据官方数据,在2022年之前的三年里,每年平均有约1480名新加坡人放弃公民权,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入籍公民。总的来说,每年移民到他国的公民占公民人口不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