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本地新闻副主任)
被告曾警告死者,自己因精神分裂症曾刺死自己的叔叔,要死者不要挑衅他。
荷兰—武吉知马集选区议员谢秉辉回复记者询问时说,这是一起长期的邻里纠纷。“我们一直鼓励双方通过社区调解中心进行调解来解决,友好地达成共识。”
这起误杀案的起因,是因为必须早起工作的死者,受不了被告母亲在夜晚或清晨出门倒垃圾时的关门声,双方因此闹纠纷。
新加坡组屋区设施完善,各市镇会每个月收取杂费后,把组屋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俨然成为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完美模式。
而在11月7日,高庭法官林茵倩判决46岁男子王文才,误杀46岁邻居金伟明的罪名成立,判他终身监禁,以及鞭打10下。
在武吉班让,50岁詹姓男子的51岁妻子就因邻居抽烟而面对生命威胁。他的妻子在2019年中风后左半身瘫痪和容易引发癫痫。主治医生开出证明,指出二手烟加重了她的病情。
在11月的第一周,报道的两起因邻里纠纷引起的社会事件,更提醒我们不得不在解决邻里纠纷上更加一把劲。
政府在2015年就通过邻里纠纷解决法令(CDRA),并在2020年修订。在法令下设立的邻里纠纷仲裁庭,能审理七大类的邻里纠纷,仲裁庭也有权发出包括损害赔偿、禁止令等五大项庭令。
2021年7月14日下午3时许,喝醉酒的死者上门挑衅独自在家的被告。根据案情,原本就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被告虽然极力忍让,但死者依然不依不饶,甚至回家拿了一把刀,丢入被告的家中,还从家里拿来铁锅继续敲打被告的铁门。
修法或许无法杜绝邻里纠纷,但新加坡经验告诉我们,严刑峻法在治理上确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期待法案能尽快完成修正,让执法者能有效地介入解决邻里纠纷。
林茵倩法官下判时说,这是一起邻里纠纷酿成的悲剧。
但随着邻里纠纷案列的严重性加剧,政府正准备通过邻里纠纷解决(修正)法案,从包括设立社区关系处在内的三方面,来提升社区纠纷管理框架(简称CDMF),并计划在今年内向国会提呈法案一读。
詹姓男子多年来请求邻居不要在家中抽烟,但与邻居沟通无果,诉诸议员、警方和社区机构都没有结果后,在2022年将纠纷提上邻里纠纷仲裁庭寻求解决。双方过后达成协议,邻居家只要有人在厕所抽烟,都必须关上窗户。但詹姓男子指邻居当天回家后,就继续开窗抽烟。
在10月初的一个晚上,他的妻子据称吸入邻居的二手烟后,再度癫痫发作,甚至一度陷入昏迷,必须紧急送院。
但和邻居挨着住,无形中也让新加坡人下班后,仍然受到邻居言行举止的影响,无法放松而成为主要的精神压力来源之一。
但死者持续挑衅,导致被告持刀猛刺死者,死者因颈部中刀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