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在文章中肯定了华语和方言是华裔文化脉络的桥梁,两者具有互补作用的社会交际功能。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弥足珍惜。举个实例来说,宗乡会馆常年举办的各项交流活动,沟通的语言一定是华语与方言并用,文化艺术——地方戏曲(如福建歌仔戏、粤剧、潮剧等)演出,音乐演奏(如南音、潮州音乐等),都是运用方言乐谱的功能来完成的。

笔者是建国一代的老人,与弟妹(属于立国一代)于青少年时期,不论是在家里或学校都是用潮州话(方言)和家人、邻居、亲友和同学(同籍贯者)沟通、交流;也不论在华校或英校(小妹是英校生)也都以华语和方言与同学交流学习。

由此可见,各不同籍贯的方言对社区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沟通、融合方言族群之凝聚力的功能。

学校里学习华文/华语读写(会话、书写),也都按照教育部批准(规范的汉字语文)的华文/华语课本来练习读/写,课文篇章里遣词用字丝毫无搀杂方言。而我与弟妹的华文成绩均列于中上等级之间。这是“讲方言对学习华文并不存在什么障碍”的有力论据。

胡先生于文章中强调“方言对华语的学习并不存在什么障碍。方言的内化其实是学习华语的一种助力”这看法有见地。笔者不才,斗胆为此示例,以肯定胡先生的立论与观点。

拜读了胡林生于3月22日在《联合早报》言论版的文章《沟通文化脉络的桥梁》之余,笔者打从心底里起了共鸣,非常认同胡先生对于“方言与华语不是对立的语言”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