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幼稚园时,小孙女学了不少华文,教师还教导唐诗,她一一背诵掌握。而今升上小学,华文程度似乎有倒退的迹象。跟她聊天得知,原来她和同学的交谈全是英语。据说她还是班上华文科的佼佼者,在这种情况下,她既没有环境练习和学习讲华语,也没有机会同华文程度较高的同学交流切磋,她的华文程度岂会进步?
我们把小孩送去心仪的学校,无非是希望在某些方面能符合愿望。如今希望小孙女能多学华文,却得出类似纯英校教育的结果,真是始料不及。
去年给小孙女报读小学,因为家长是校友,所以今年就顺利进入东部的首选小学。这所小学向来华英双语并重,学生基本上以华语交谈为主。
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已过去了四个月,我们发现她说起华语来,已不复往日的流畅自然,通常参杂了英语,有时还口吃和舌头打结,这是因为她在思考时,须从英语翻译成华语。更严重的是,她甚至不大愿意跟我们讲话,因为她要讲的事情都只懂得以英语来表达,以华语无从说出口。仅仅几个月时间,小孙女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我们深感无奈无力兼无助。
每年下半年,有适龄儿童的家长都会为孩子报读小学的问题而忙碌。报名结果公布时,有人欢喜有人愁,能如愿入读首选学校的自然欢喜,否则难免因失望而犯愁。其实,能如愿进入首选学校,未必就万事大吉,一切顺遂;未能如愿的,也不必由此烦忧,因为每所学校各有所长,也必有其短。
我们住在北部。小孙女自小和我们一起生活,直到两岁时,儿子申请到附近的组屋才搬走,但仍经常见面,小孙女保持相当的语言沟通能力。去年报读小学时,她父母拿不定主意,我们为孙女的学习和教育着想,顶着分离的失落和惆怅(因为他们要搬迁到东部),提议报读儿子的母校,这是一所华文传统较浓的学校。最终小孙女成功入读心仪的学校,但她上学的情况不如我们原先所想象的,还让我们多了一点忧虑。
所有和小孙女接触的同学,据说大部分来自讲英语的家庭。我个人猜想,这些家长应该都意识到华文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到华文传统较浓的学校上学,以便多学中文。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也许会感到失望,因为除了华文课能学一点华文之外,其他全都是英文英语。
小孙女上学约三个月后,一天打电话给祖母,要说她忘了把一些事告诉祖母,结果说成:“奶奶,I forget tell你something。”她这么说,我们起初觉得很有趣,还常拿出来逗她。然而,事情发展到今天,却一点也不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