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工具的多元化,公路监管与执法必然是个挑战,却也是确保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手段。如今车辆普遍装有行车记录仪,社交媒体上频频流传这类争道和鲁莽骑行的视频,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骑行没戴头盔、随意转换车道,甚至骑上快速公路,行为令人咋舌。
“阿公的路”近日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底发生在巴西立路段的罗厘司机与脚踏车骑士争道纠纷还记忆犹新,这个话题又再次被摆上台面,俨然是个烫手多年的山芋。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自从冠病疫情来袭,网购和运动保健皆蔚然成风,于是顺理成章地掀起了一股网购脚踏车的热潮。事实是一些受欢迎脚踏车品牌的实体店存货逐渐售罄,许多消费者转而上网购买。
公路上可不能是不知者无罪
除了提倡公路使用者之间相互礼让和体谅,既然得共用道路设施,执法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日前表示,政府将与活跃通勤咨询小组合作,检讨脚踏车在公路上骑行的相关条例,不排除要求脚踏车骑士须注册牌照或通过理论考试。
可想而知,当公路上出现更多大组脚踏车队时,与其他公路使用者争道抢行的问题便层出不穷。有人说脚踏车如同“霸王交通工具”,好像在哪里都能骑,扰乱了行人和车辆在公路上的井然秩序。行人交通灯亮起时,车子都得停下,脚踏车骑士和行人一起过马路;公路上的交通灯亮起,行人都得停下,脚踏车骑士照样和车子一起前行。
不过,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推广绿色通勤,也在2016年允许一般脚踏车使用人行道,以脚踏车充当交通工具的人越来越多。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已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脚踏车专用道和公园连道,只是疫情导致脚踏车道延长工程展延,同时又多了大量脚踏车骑士,路权分配问题便趋向白热化。
我想他们当中确实有不熟悉公路交通规则者,但公路上可不能是不知者无罪,许多问题想必以前也没少发生,只是现在有了更多途径进入广大网民的视线范围,引发了更多讨论。恢复多年前给脚踏车注册牌照的做法,固然有助阻遏不负责任的行为,却也意味着得投入更多监管资源。要根治问题,恐怕还是得从提升安全骑行意识与文化着手,尤其是当更多新手上路时。
脚踏车被指是“霸王交通工具”
在拥车还未这般普遍的年代,许多人都是以脚踏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我国在1981年禁止脚踏车使用人行道、只能在公路上骑行后,脚踏车的数目随之锐减。1982年,当脚踏车逐渐从交通工具变成人们休闲或运动的工具,政府取消了车牌制,购买脚踏车无须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