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国人齐心协力为我国独有的小贩文化努力,确实让人感到温暖。我想,大家可以再次响应李显龙总理去年在我国小贩文化申遗成功时的呼吁——“这星期就去买你最爱的小贩美食吧!”

防疫期间,许多国人因安全起见而选择在家做饭或使用送餐服务。近期在社交平台上不时会刷到一些门可罗雀的小贩中心照片,平时熙熙攘攘的小贩中心显得寂静,只见被贴上红色贴纸的桌椅,和来摊位打包食物的零星顾客。一些年长摊贩因为不熟悉科技,又不谙英文,不晓得如何提供送餐服务,或因觉得送餐平台的抽佣过高,微薄的赚头无法负荷,而在这段期间只做打包生意。

最后提醒一下,虽然小贩们都提供即用即丢的餐盒,不过大量使用这类餐盒,必会造成环境问题,大家外出打包时,别忘了自备餐盒,减少使用塑料用品,为保护环境尽一分力。

上周到访西部一个小贩中心,看见食客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打包食物,而小贩们也尽心尽力地把每一份食物做好,这稀松平常的画面,看得令人有些感动。

值得庆幸的是,民间有许多人与团体在这关键时期都自愿站出来支持小贩。有者频频在社交平台上贴文,声援自己喜爱的小贩摊位;有者也积极组织团购配对,为小贩们招揽生意。“#supporthawker”在社交平台上也成了近日热门的主题标签(hashtag)。

这几天,脑海里不时闪过自己访问过的小贩身影,不知道达曼裕廊熟食中心卖水粿的高龄老伯生意是否受到影响?武吉知马菜头粿父女档是否已开始接外卖订单?到盛港必吃的72年炒粿条老字号的老板,是否懂得利用送餐平台来维持生意?

为避免冠病变种病毒在社区里传播,政府步步为营,加强防疫措施在所难免。但对于许多餐饮业者来说,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从不能堂食、到堂食人数开放至五人一组、再进一步放宽至八人,又回到不能堂食的日子,餐饮业者须第一时间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去买你最爱的小贩美食吧!

(本文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

门可罗雀的小贩中心

上月16日起,我国进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政府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给堂食按下了暂停键。这是自去年阻断措施以来,国人再一次被禁止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