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能只是数字,不管年龄、有没有接种疫苗、有没有潜在疾病,他们都跟你我一样,曾经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如果不是冠病,可能可以多活几年,可能不必在染疫后期痛苦地离去,甚至因为防疫措施,家人连最后一面也无法见上。
去年5月,当美国的疫情陷入水深火热,冠病死亡病例就要达到10万时,5月24日的《纽约时报》把全版的封面让给了1000名冠病死者,整版密密麻麻的文字,刊登了死者姓名、年龄和简单的生前信息。
“艾伦·隆德,享年81岁,华盛顿,有着‘最神奇耳朵’的指挥家……”“特蕾莎·埃尔洛伊,终年65岁,新奥尔良,以制作精致的别针和胸花闻名……”“科比·阿道夫,44岁,来自芝加哥,是一名企业家和冒险家……”
《纽时》编辑部团队当时从全国数百份报纸中,搜寻冠病死者的新闻与讣告,摘下每个逝去生命的独特性,向他们致哀。
当天封面小标题还写着:“他们不只是名单上的名字。他们曾是我们。”
这个时候再回看去年的《纽时》封面,更令人感叹。是的,“他们曾是我们”,他们不只是一串数字而已。
当时各地媒体都有报道这则新闻。一年半后的今天,我们的疫情暴发,死亡人数积累下来已经400多起,400多起是多还是少?对每一个家属而言,它都是无法挽回的伤痛。
(本文作者是《联合晚报》编辑主任)
他们也曾是我们
接种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安排一切,前来接种的民众,秩序井然,安静地等候,大家认真地守护着自己的健康。专家说,疫苗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我只是前来做一件该做的事,疫苗如果不能终结疫情,至少也要尽所能不让疫情终结我们。
或许因为每天都有死亡病例,我最近开始留意报章上的讣告,想着是不是也有冠病死者在里面?一则则的讣告,写满儿孙、亲人的名字,一些还附上短文,道出对逝者的思念与不舍。相较每天看到的冠病死亡数字与死者的简单分类描述,这些“死讯”清楚透露死者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起床,循例刷了一下手机,看看昨日疫情,病例回升至4000多起,又有14人死于冠病并发症。刚追加一剂的我,看到死亡数字,还是不免心沉了一下。
不论这些讣告当中,是不是有冠病亡者,但是首先提醒的是死亡,而且死亡不是一串数字,我们不能对每天的疫情报道感到麻木,冠病已夺走全球超过500万条人命,一些国家为冠病死者挖掘的一大片一大片墓穴,或印度各地焚尸的惨况,会不会看多了也无动于衷?而这些死去的人,活着的时候,不也是跟我们一样有着不同的故事?
看多了也无动于衷?
在本地确诊病例从未知原因的5000多起,回落到3000多的那个晚上,我到联络所打了冠病疫苗追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