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镜子理论,提出我们会因周遭的人如何呈现自己并如何看我们,从中“纠正”我们自己,于是台北人仿佛都活成了某个模版,新加坡人似乎也活出了不断看数据,并掂量各个数字高低的模样。
这样的标准未必人人能达标,而且一山还有一山高,嘴上对名利说得云淡风轻,但不小心得知同龄人生活得比自己优渥,月薪多出几个K,心里难免小小吃味,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也该学别人跳个槽,过个水,最后镀层金?
也许墨尔本不是量化价值的城市,活在这座城里的他有一种特别又优雅的气质。
Y来自广岛,高中毕业后到东京求学,做了几年上班族,也曾为名利汲汲营营。30岁前他抵挡不住内心的声音,申请到澳大利亚打工旅行。
八月在墨尔本,我认识了大自己一岁的日本男子Y。
拥挤的岛国,有太多量化的数据和标准,谈理想的姿态显得曲高和寡,随波逐流,更容易求得温暖。
35岁生活在新加坡的我,当然无法完全摆脱数字的追求:多少人收听收看电台节目?多少人关注我的社交媒体?今年又加薪多少?但是我仍许愿过了这个年纪的自己,能认识更多数字以外的价值,这个社会没有教会我的价值。
回到以前服役时的医疗中心,心里小小感慨。当年20多岁的我很难想象35岁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没想到一个眨眼,35岁的我就站在了医疗中心的门口。
他到了北领地当导游,每天日晒数小时,广袤的沙漠和壮阔地美景,开始让他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
35岁的Y活出特别、优雅
最近在台湾引起讨论的电视剧《台北女子图鉴》,描述一名台湾南部女孩前往梦想城市台北发展的故事。且不说剧本是否粗暴地把台北人和南部人套进古板的既定印象里,剧中桂纶镁饰演的女主角从单纯的女孩“蜕变”成隐身于层层保护色下的都会女子,细腻的演绎很打动人。
当冠病疫情重创旅游业,他经朋友介绍到墨尔本的餐厅半工半读。也是35岁的年纪,他没房没车也没稳定工作,不过爱品酒的他熟悉墨尔本市区各个特色酒吧,了解各个大小品牌的啤酒,各个酒庄和葡萄产地的红白酒,并带我喝人生第一口橙酒。
城市和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这项体检主要是确保,每名年过35岁的男子还能做年度体能测验,也间接提醒过了这个年纪,身体将面临必然的退化,得更注意健康。
在新加坡,资讯就是数字,从职业、居所、行当甚至到举止,都能立刻结算出某个数字。于是我们反向操作,为了达到某种价值,开始追求更好的职业、昂贵地段的居所……
桂纶镁细腻演绎保护色
35岁的隔天,回军营做体检。
那时我应该曾想过35岁的自己要具备什么条件,但确切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早不记得了。其实也毋需记得,这个社会早就给35岁的人一些标准:事业该小有成就;职场上是该爬到中阶管理层;没有成家也应该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原来35岁的单身男子未必要活成某个样子,因光鲜亮丽而投射过来的羡慕眼光也只存在于这座小岛。世界之大,生命可能性之多,若困在这些数字里,似乎有些可惜。
世界之大,可能性之多,愿我们都活成不会后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