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张开那刻,世界像接受短暂洗涤般干净了一点,心静了,也能更好地进入上课状态。
这个学期其中一门课学的是临终和死亡。生与死无法切割,认识死亡得学会生活。其中一堂课教授播放了一段视频,它捕捉了生活的许多光影瞬间,结尾是一段话:有多少人还没活过,就已经来到生命的终点?
每一堂课,教授会带着我们做一段冥想。在那短短几分钟,我们学习如何透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将自己从思考中抽离,让所有思绪像河流一样流过我们,不作停留。
心理学有个词叫外控倾向(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意为容易被别人的眼光控制,试图从别人的肯定,以及别人对你是否扮演好他们给你的角色而获得价值。恰恰这也是很多人的焦虑来源,因为害怕被否定或被认为没有价值,于是拼尽全力活成别人眼里接近完美的一个人。然后在过程中,忘了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子。
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两个重要技巧,第一个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补眠。课堂一般都是晚上10点下课,赶回家梳洗上床,距离起床出发去早班的时间剩不到六个小时。若隔天下午有工作,不找机会补眠,到了傍晚整个人就成了行尸走肉。短暂的补眠对迅速恢复体力和专注力很有帮助,尤其主持工作和做作业需要一定程度的专注力,没有精神地做只会事倍功半。
高效时代,人活在各种科技工具之间也被要求活得有效率,但说了几百回“能者多劳”这句话,在今天还有多少价值?抑或成了绑架时间和人生最好的借口?
几个月前开始上兼职课程,时间突然被大量压缩,当作业和工作挤在一起的时候更是喘不过气来。
是否活成想要的样子
大脑出于保护机制,会很自然地往糟糕的情况想,这也间接导致我们总是在思考着过往放不下的纠结和未来还没发生的事,那么现在呢?
我第二个学会的技巧刚好就是专注。
看看自己,你真的活成了想要的样子吗?闭上眼睛,想象思绪就如流水般经过你,在洪流里,你是否看见那个伤痕累累的自己?拾起他,告诉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冥想的那几分钟,我看见自己的思绪如猛水般冲向自己。部分是责任,但更多的是某种要自己一定得负责任的负罪感。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害怕让别人失望?我们的价值什么时候开始更多来自于达到别人的期望,而非自己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