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坚持从表面上看让人佩服,背后的意义就让人费解。不断用相同的方式,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如果不是一种否定现实的态度(living in denial),那该作何解释?很大的程度上,类似行人等过马路时,不耐烦地猛戳红绿灯杆上的按钮,以为绿人信号会因此更快出现。又或者像是每天希望带着抖擞精神上班,晚上睡前却依然报复性滑手机到三更半夜。既然某些行为对可想而知的结果无济于事,为什么还会如此不认清事实,不想想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些?

公司大楼内有个名为“4楼半”的职员休息角落,宽阔简约的空间静谧愜意,再加上自然光线充足,整体发散的氛围让人舒服。这地方实在完美,所以每当不必在空中当班时,我一定会独自藏躲至此,专心办公。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最近设立了一个茶水站。

也许结果如何,真的不是很重要。就如栽培植物一样,我们无法预测是否会开花结果,但还是会勤奋地施肥、浇水、剪枝。此举说明心里早已经有了一个结果。因为整个过程和经历只有不留遗憾地付出,从中得到的感知、感悟、所得,加上日后回看的美好或不堪回首,也是结果。所以,再仔细端详这些喜欢来“4楼半”绕圈子的同事们,拿不拿得到免费吃喝并不重要,也许对方一直以来抱持的态度,是没有投入过、尝试过,那就什么结果都不会有了。

架子清空后更有趣

没尝试,怎知结果如何

公司没有明文告知几时会为茶水站做添补,于是即使知悉架子可能是空的,不少同事还是会愿意到“4楼半”碰碰运气,潇洒走一回。有的一天一次,有的一天多次,不难看出对方就是希望总有一趟可以满载而归。

公司每周才为茶水站补给一次,不知大家是因为卖力工作得靠猛吃猛喝来补充消耗的能量,或是明白免费东西的数量有限,而把怕输精神发挥极致,总之,补给后不出两天,架子的食物很快就被扫空。有同事打趣说,架子一满便是一场探测员工无私指数的人性考验,不过长时间坐在茶水站旁“观战“的我倒觉得,当架子清空后才是有趣的开始。

近期在一门评论技巧课上学到的提醒:面对问题时,记得提出反问,也许能因此更透彻地掌握课题的核心。与其说“如果知道有一样事情极可能没有结果,你还会继续吗?”不如问怎么那么肯定没有结果?“结果”的定义是什么?难道“结果”就非得是物质上有所得才算数?

设在“4楼半”一隅的茶水站是公司近期新实施的员工福利,柜子摆满小包装点心和即溶饮品,免费供职员们随时充饥解馋。它的出现确实值得让人开心,只是存在后也提高了休息角落的人流量,不时都会有人员进出索取吃喝,让原本安静的空间因为脚步和开门声而有了片刻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