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习性,皆依赖惯性,因熟悉而重复进行而成了模式。人培养出来的习惯,亦可称之为“规律”。规律使人有所依赖,于是得以确定自己在生活里的规范,确定自己在大生命体下的定位,于是心安。
日常仪式不可刻意为之,否则便是做作了,亦因为并非是发自内心去进行的事,而更增烦恼。日常仪式是在浮躁的世界里留给自己的一种可预测性。因为可以重复进行,因为是自己能力所及之事,于是在纷乱的世界里,仿佛有什么是可以被好好掌控的了。
每次见她,总感受得到她的悠然自得,想是她进行的日常仪式之故。
每到黄昏,组屋区内,总会听到富有节奏的拍掌声。
日日如是,风雨无阻,几乎从不间断。我甚少在家,总是往外跑,但只要在家中,每当黄昏,总会听见清脆的拍掌声。
很多人会去追求开心与快乐,或去追求生命里的小确幸(那些让自己心情大好的小事,如吃雪糕,如买一件新衣,诸如此类),那亦重要,那亦能让生活增色许多。然生命里的“仪式”,并非非得是那些令人快乐开心之事。反而是,在进行之际觉得没什么、觉得“这不过是日常啦”…… 那样的琐事于我而言,便是“仪式”。
如每天早上必然会在熟悉的摊位买一杯咖啡喝,而你非得喝了那杯咖啡,才感觉那一天方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那种心情,便是日常“仪式”。
那些下班后相约在健身房的朋友们,或是相约在瑜珈班见面的朋友们,或是在露天处跟着舞蹈教练一起跳健身舞的人们,便是一群人可以一起进行的仪式。群体仪式,让人有了每周可向往之事,日子也有了滋味。
好好地把牙齿刷好,尔后觉得这次真把每颗牙齿皆照顾得很好呢—— 类似这样实际的、安分的、认真的、纯粹为自己而进行的切实的事,便是日日必进行的,不起眼却重要无比的仪式。
留意自己每日会做些什么,便也对自 己更增了解。日常仪式,是与自己的一场对话。
便是如此。轻易得不能再轻易。琐碎得不能再琐碎。
一如多年前,常有通宵工作的习惯,且亦常因投入工作而忘了时间;忽闻窗外鸟啼声,才惊觉,原来已是清晨。抬头一看,窗外依然漆黑,远处仅有隐隐车声,但鸟儿啼鸣了,再看钟,果然是清晨了。
那是一邻人,总在组屋楼下抛臂拍掌。天气好,她便在游乐场甩手,孩子们的嬉戏声中会夹杂她的拍掌声。遇上打雷下雨,她便在遮蔽处对着雨景拍掌成雨中即景。
有时我在家中工作得投入,忽闻远处传来清脆的拍掌声,便会意识到,吖,已是黄昏。
像是某处的露天停车场,每每夜幕低垂,就有一群人出现,一起打太极拳;或是清晨时候,在某处的一块空地上,会有一群人一起绕圈子走,在习练八卦掌也。像是总会在某处出现的大叔,于露天炒栗子,任其栗子香味与附近马路上车子的排气味混合成一独特味道。像是总会在某处弹奏的街头艺人;像是总会出现在组屋楼下某个角落的三两只猫,它们不会看日历与时钟,却从不迟到。
所以,你倘若厌恶折棉被,却非得日日折棉被,那可谓是“规律”,而非日常“仪式”。
我之日常仪式,是醒来漱洗过后,瞥一眼窗外风景。
留意自己每日会做些什么,便也对自己更增了解。日常仪式,是与自己的一场对话。
那已足以燃起面对一天的动力了。
生活,当该有“仪式”。相对于“规律”,仪式更像是一种不经意间培养出来的习惯,是不刻意追求然轻易便能做到之事。它可以让人感到欢愉,或是纯粹让人心里觉得踏实。
这些日日所见所闻之人事物,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只因有规律,形成常态,于是便叫人期待。倘若有哪一日忽不见不闻那人那事那物,心里会觉得仿佛少了什么。直至隔日又再见之,再闻之,会心生欢喜,仿佛生活回到了正轨。
有一种规律,乃是日常“仪式”。
我有一友,就讲究多了。她总在早晨花上一段时间,先打开Spotify播放她喜欢的慢歌(或是低传真Lo-Fi 音乐,或是轻柔的爵士乐,依看她当天心情如何),然后冲泡咖啡,然后翻阅一本她喜欢的书,度过安静的时光。那每一天早晨的珍贵时光,为她的每一日带来无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