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起落都有,但欢乐比苦涩多,心很富足。那天跟一位朋友喝咖啡,他问我广播的意义,对我而言广播除了提供听众新闻和资讯,也是一种陪伴。有一年,我做了一段晚班后换到早上10点班次,有听众打电话告诉我:“没听到你的声音,我几天睡不着觉。”我们每天都在听众身边,分享听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广播要永续,精进自己是更重要的事。洪菁云,加油!
哇!时间飞快,我入行27周年了。怎么一晃眼就过了?仿佛是昨天,我才坐在主考官的面前念新闻、报告天气和路况。当时试音的地方是国际台一个很大的录音室,后来任职十几年我也只去过那里几次,但我一直记得那一天的画面,几个考官坐在一排,我尽全力不急不缓地对着麦克风念完试音的稿件。后来坐在走廊边等着面试的画面也依然清晰,当然还有第一天上班的情景。
精进自己面对挑战
上班的第一天,我目睹前辈们热情投入工作的画面。在还没有现在这样的高科技的年代,他们用很原始的技术和器材在最紧迫的时间压力下,即时处理录音、剪辑,一丝不苟地做出高质量的节目。那是因为有扎实的基础和充分的准备才做得到的,这样投入和尽责的态度一路引领着我。
其实当年考不进大学,很茫然。那一年要不是三姐认定我是“吃媒体饭”,直接帮我填表格,我不可能自己主动报读大众传播课程。
1997年,6月30号,香港回归前一天。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公司。和我同一天上班的是我初级学院的学妹,后来在工作上也是我很重要的战友。讨论话题、联系制作,初出茅庐的两个小丫头,一起完成了不少工作。
最近我在想,我其实是一场“广播的意外”。若不是进入理工学院念大众传播,我不会接触广播;若不是好友在临开学前突然来找我,我不会选修广播并加入校园电台,当然也就不会进入这个领域。其实毕业时也只是为了要有一份工作,就在朋友的建议下到电台求职。
自己是“广播的意外”
现在广播面对各种媒体、平台和应用的挑战,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完美地播报新闻,偶尔我们也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取代。但就如同我们顺利地从盘带过度到数码时代,我有信心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等被视为“竞争”的各个平台,下来将成为让广播更丰富多面的载体,重点是我们能不能驾驭。
我的职业生涯能一路走到今天,前辈们给予的引导是关键。每一个“周年纪念日”都会想起这些热血的前辈,还有提携我的主管,相信我的伙伴,无数我知道和不知道“听着我长大”的听众,和一路上我接触过和访问过的每一个嘉宾。广播员洪菁云就是这样被孕育出来的,我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