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的得体,可以为自己带来因缘…”
真正有修养的人,出言有尺,说话有度。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便能少一些口不择言。处世要慎言,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才能让人初见喜欢,久处不厌。这种顾及他人感受,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让彼此舒服的处世智慧。
·慎言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平时应多说智慧的语言、慈悲的语言、喜悦的语言,并应注意说话的礼仪。
修行要修身、修口、修心,尤其修口相当不容易。口,如同无底深坑,即使日食三餐,吃得再多也永远填不满;口也容易造恶业,不是讽刺别人、毁谤他人,就是不经意地让人难过伤心。佛教中,说话是一种很切实际的修行,菩萨度人常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引人进入佛法大海。其中,爱语正是懂得说话的技巧,能令听者心情愉快,充满喜乐;相对的,若口出恶言、妄语,却是引起是非烦恼的来源。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曹操成为一代霸主后,曾为立嗣之事犹豫不决。儿子曹丕勤奋听话,按长幼顺序应立他为太子。但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又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太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独留下贾诩(著名谋士),问贾诩有什么建议?贾诩站在旁边,眼望帐外发呆。曹操又问了一遍,贾诩还是没听见。曹操不满地喝道:“我在和你说话,你为什么不理我?”这时贾诩才答道:“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事。”刘表、袁绍就是因为废长立幼,结果导致势力土崩瓦解。曹操若有所悟,后来他就立了曹丕为太子。
·爱语
贾诩的难处在于,作为臣子,不论说立哪个为嗣,曹操都会认为他有营私结党之嫌,但贾诩又不能不回答曹操的问题。贾诩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语言的分寸,一句话巧妙地回答了曹操,还回避了曹操对他的怀疑。
说话的艺术对每个人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句话说的得体,让人听了欢喜,可以为自己带来因缘助力;一句话说得不好,惹得人家都不高兴,说话的人还没自觉,那么他的所想、所愿,便少有助缘来成就了。 佛教称身口意为三业,一切善恶业果都是由自己的身口意造作而来。口业有时比身业严重,因为身体做坏事,很容易让人看得到,口业没守好,说是道非、说长论短,不经意的随便乱说,无形中制造了不好的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