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期间程异不在新加坡,主要通过电邮与英培安沟通,向他请教作品的背景。译文方面,英培安没给太多意见。城市书房创办人陈婉菁认为,英培安在世时,总是给予翻译者极大的信任。如果我们从九年剧场改编《画室》的历程来看,英培安同样也给编剧自由。

翻译是文化的桥梁,一部作品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好比获得新生。

程异曾凭长篇小说《紧急状态》赢得2018年新加坡文学奖英文小说大奖,该书曾因为补助遭国家艺术理事会提早终止,引起“禁书”效应,受到关注。同为小说家,同样勇于挑战禁忌议题,深入人性,翻译英培安的小说时,程异碰到怎样的挑战?

程异翻译英培安长篇小说《戏服》。(受访者提供)

他说:“翻译本地作家的作品感觉比较亲切,而且有一种责任感,因为本地作品很容易在国外被忽略,需要本地译者翻译、推荐。”

程异会翻译英培安的小说,是机缘巧合在2012年新加坡作家节前导活动“优剧”,观看《画室》剧场版的试演,他当时非常振奋,得知英培安也在场,散场后马上追上前询问可否翻译他的作品《骚动》,英培安爽快答应。

已故文化奖得主英培安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画室》则有英文与意大利文译本。

新加坡文化多元,且国策强调双语,但四种语文文学间的相互翻译沟通工作仍显不足。

时间:晚上7时30分至9时分

本地英文小说家、翻译家程异(Jeremy Tiang)曾翻译严歌苓(美国)、李洱(中国大陆)、陈浩基(香港)、苏伟贞(台湾)等华文作家作品,也曾翻译本地华文作家英培安、尤今与王润华的著作。对他来说,翻译本地文学作品,多了一重责任感。

陈婉菁设立书局与出版社。(受访者提供)

文学翻译——跨语言想象

主讲:程异、陈婉菁

英培安的遗作《瞧这个人》已经出版,届时陈婉菁将分享英培安生命最后阶段参与本书出版的过程。

“很少人能看懂新加坡的四种语言,所以只能通过翻译让本地文坛各语文看懂对方的作品,有交流。”

早报文学节2021

本地英语小说家、翻译家程异先后翻译英培安的小说《骚动》与《戏服》。


讲题:翻译与出版——英培安文学生命的延展与未来

陈婉菁深受英培安影响,先在英培安的草根书室打工,旧草根结业后,陈婉菁设立出版社,几年后租下店面经营华文书店。英培安深知经营书店之难,一直劝陈婉菁多做出版,如今陈婉菁不得不承认,书店业务琐碎,忙活动更要烦恼租金,这几年出版的步伐的确慢下来了。

程异说,近几年看到本地翻译项目增加许多,但仍不足够,尤其有很多马来文和淡米尔文作品还没翻译。

看过《画室》试演要翻译

各语文翻译仍不足

日期:6月4日(星期五)

人在美国的程异接受电邮访问时,以华文答复:“我一般认识作家是通过电邮或托朋友介绍。那时候没太多经验,认识的人也不多,只好硬着头皮直接问英老师,幸好他答应了。翻译本地作家的作品感觉比较亲切,而且有一种责任感,因为本地作品很容易在国外被忽略,需要本地译者翻译、推荐。”

就这样,程异翻译了英培安《骚动》与《戏服》,也担任英培安小说集《不存在的情人》(吴明珠译,城市书房出版)的编辑。

本届早报文学节,程异将与陈婉菁线上分享关于英培安作品的翻译与出版课题,希望能让大众对翻译有更深的认识。

程异说:“英老师的作品很深奥,常引用外国小说、文学运动、电影等,所以我得先参考资料才有把握翻译他的小说。之前对粤剧不太了解,翻译《戏服》之前先上网看了很多演出。很遗憾无法用英语分辨华语和广东话,只好以斜体字代表方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