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以良好的行为来获得父母或他人的注意,认为唯有得到他人的注意才有归属感,如果成功达到目的,那么孩子会变成完美主义者,或是极端害怕失败者;但是如果失败,则会以不当的行为作为反击。
偏差行为的根源
父母必须改变思想,注重孩子的正向行为,而对其不当行为,不要感到惧怕,更加不可以达其所愿,应让孩子明白,父母所期望的好行为,比用不当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更能受到重视。
现代青少年的个性与情感,因受到网络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出现父母预料不到的行为偏差,甚至是思想与行为的扭曲。
袁凤珠指出,父母必须改变思想,注重孩子的正向行为,而对其不当行为,不要感到惧怕,更加不可以达其所愿,应让孩子明白做父母所期望的好行为,比用不当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更能受到重视。
袁凤珠建议,父母必须停止对孩子的所有批评,将注意力集中于他的能力和优点上,对孩子的任何努力与进步都给予鼓励,即使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表现。
袁凤珠说:“当孩子有报复心态时,父母常会觉得受到伤害,认为应当惩罚这种心态或行为。但是孩子对父母的反击却是寻找更激烈的手段,或是另选一种武器来报复。”这时候,父母必须了解孩子表现不当行为,是由于内心感到灰心与沮丧,这种感觉并非一定是父母所造成的。因此父母要帮助心存报复的儿女时,绝不可也以报复方式对待,如果报复斗争一直存在于亲子之间,孩子会渐渐觉得被打败,而以“我差劲”的行为,寻求他人的原谅与同情。父母须以诚意、关心的态度及冷静的心情,尽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孩子行为是否往正向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的管教方式。一个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家长,不往孩子身上泼脏水,必定能帮助孩子走在充满阳光的大道上。
父母想要以权柄控制孩子,而孩子却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拒绝听从与顺服。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只有在自己发号施令时才显示重要。即使是父母胜利了,孩子也是口服心不服,亲子关系必会受到冲击与伤害。若是孩子胜利了,行为必更放纵,造成嚣张的习惯。父母须要避免怒气,同时避开权力争战。以权威来压制渴望权力的孩子,只会增加他们对权力的欲求。如果父母拿捏好权柄,孩子觉得无法反抗父母时,就会改变对权力的渴望。
三、报复心理
她举例说:一个14岁女孩,一直在努力地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平时特别听父母的话,用功努力,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十名。可是父母总抱怨说,她不够勇敢,不够自信,不够聪明,考试无法名列前茅,就不算是优秀生。这个女孩,感觉生活非常疲累……总被父母看不起,她的意见父母从来都不接受,不管做什么,父母都会加以打击,泼冷水。试想想,这样的青少年的心理与情感,每天生活在不安与敏感脆弱中,很多偏激行为容易一触即发。
偏差行为的心理因素
二、挑战权力
袁凤珠提醒,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马上批评指责,而是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是否出在父母身上。家长必须明白,步入青少年的孩子,如果与父母激烈对抗,或许是因为生活得太压抑,需要在某些时候释放自己,比如经常受委屈,但是又得不到及时的安慰,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内心就会像洪水一样爆发。
这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受到极多打击,对自己异常灰心的表现。用“我没有办法”“我无能为力”来保护自己,使别人不再对他存有任何期望,也借此逃避责任,避免许多责备与不安。如果父母已不再对孩子抱有任何希望,表现“我再也不管你了”的态度时,孩子也会放弃自我,自觉无药可救,而以冷漠或漠不关心的反应来面对父母,将来要寻求改进更难上加难。
她说:“从前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忙于工作养家,哪有时间管孩子,孩子不听话就赏两巴掌,但是那个时候青少年的犯罪率不高;今日父母不恰当地拿捏父母的权柄,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有些甚至威逼利诱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而该管教道德、行为偏差时却放任与惧怕,过度担心伤害孩子的心。”这种普遍的亲子管教现象,导致更多的青少年出现行为偏差。
本地资深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袁凤珠受访时指出,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三分之一是父母的管教结果,三分之一是受本身与生俱来的个性左右与环境影响,另三分之一是自己的思维与选择。
一、引起关注
四、自暴自弃
美国精神科医生德雷克斯(Dreikurs)将儿童与青少年的不适当行为分为四大类:
孩子出现行为偏差,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本地资深辅导员袁凤珠受访时说,孩子行为不当的根源与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关;美国精神科医生从四方面分析儿童与青少年不适当行为的心理因素。
这类孩子常误以为自己是不被爱的,不被关注的,是被拒绝与排斥的,只有使用对抗与伤害别人时才会被看重,或以残酷与讨厌的行为才会获得一席之地。
一般上,行为偏差是指违反家庭与社会规范的行为。一个青少年在16岁就有行为偏差表现,其实在10至12岁时已经在脑海里产生了歪曲的思维,而这错误的思想,甚至早在6岁以前就在生活中酝酿着,其父母不是样样都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凡事打压与拒绝,让孩子常年心里充满愤懑。这两种极端的教养方式,使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