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业、工作、感情等问题,许多年轻人面对不少精神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情绪决堤而使问题严重化。

·阴性症状:兴奋躁动、语言杂乱、打人骂人、撕毁衣物,有的表现为忧郁迟钝、表情淡漠、行动呆滞等;有的伴有智力减退等社交障碍、动机衰退、自我忽视和情感淡漠。

年轻人面对的精神压力不小,疫情期间,那些已有心理问题者,更容易出现精神疾病。本地资深辅导员兼心理咨询师袁凤珠说,2020年初的病毒阻断期,不少个案出现幻觉幻听的状况。

她完成A水准考试,正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目前,做临时工打发时间。

袁凤珠说:“经过辅导后,我们即刻组织一个小团队帮助梁珍妮一家人,也随时跟治疗师保持密切联系,配合需要。”患者非常听话受教,按时看医生服药,每星期接受治疗师的心理辅导,所以恢复快速,之后每个月与治疗师见面,观察进展。目前,病情基本康复。

精神分裂症多起于青壮年

·行为变化:不在乎个人卫生,睡眠模式反常,缺乏专注力。

防疫措施变化太多太快,有病态心理者会难以适应,尤其是新加坡,一向生活安逸,青少年从小没有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的突然变更,需要更长的适应期,心理素质较弱者,问题很容易浮现。

袁凤珠指出,通过这些年众多的辅导个案观察,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发作于成年早期,发作前可能存在前驱期,即“危险精神状态”,这是指患者在出现精神病症状前,思维、情绪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病程一般迁延漫长,大多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其中,约20%患者可完全康复。

高中时期,她跟男友分手,因为对方对她不忠,情绪进一步受打击。刚好,那时正处在冠病疫情病毒阻断期间,她心里仍不断受到感情搅扰,一直想复合,但是又觉得必须跟男友完全了断。期间,又碰上奶奶去世,离世前因疫情关系无法探视,她的情绪压抑到顶点。

情绪受扰出现幻听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间脑与大脑皮质功能障碍所致。表现为患者的感知、思维、情绪和行为发生显著变化。

梁珍妮接受袁凤珠的心理辅导,经过辅导中心的护士给予测试,证明她患上精神分裂症,即转介她给心理专科医生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本地资深辅导员兼心理咨询师袁凤珠说:“在疫情期间,那些已有心理问题者,更容易出现精神疾病。这些青少年本来就不太能够承担内在压力,病毒阻断期间,他们担心功课赶不上,加上不能外出活动,陷入胡思乱想的状态。尤其在2020年初的阻断期,不少个案都有幻觉幻听的状况。”

——袁凤珠

·情绪怪异:显得冷漠、迟钝,时哭时笑。

这类青年精神分裂症的辅导个案,在这疫情期间,是否有所增加?

·逃避社交:不与人来往,呆在房间多时。

·表态异常:奇怪的思想,看到或听到别人没有察觉的事物与声音;突然冒出被监视、迫害的念头。

袁凤珠说,精神分裂的类型很多,但是精神分裂,不表示人格分裂。她说:“患者最常出现幻觉,比如凭空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的声音,其内容可能是命令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对自己的言行说三道四,或是几个人争论不休。”

袁凤珠谈到精神分裂患者与家人的责任时说,双方都应积极寻找合适的心理医生,同时须接受心理辅导。(档案照)

妄想症状也属常见,比如患者会无端端觉得有人会害自己,给自己下毒;觉得电视报章的报道都在针对自己;或感觉受人监视、跟踪等。在幻觉与妄想的控制下,部分患者会出现幻听的声音对骂,或攻击假想敌,也有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的。

一般上,可记录患者每天的状况,如:

父母知道她的事后,觉得幻听可能是身体缺少营养而太虚弱所致,因此给她摄取一些保健品,情况稍微改善,但是只属于暂时性的。

家长或师长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是否异常,同时有接受治疗的意愿。

梁珍妮开始出现幻听,从早到晚都感觉有人跟她说话。她说:“起初,以为是邻居的声音,后来确定没人跟我说话,只是耳际时不时有声音搅扰着,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感觉有人触摸我的脚。”

最终,她的精神状态还是没有恢复如常,脑际不断受到干扰,也影响睡眠。她说:“由于爸爸妈妈必须工作,我不想太麻烦他们,就由教会牧师带我去辅导中心接受心理治疗。后来,转去看心理科医生,通过服药,才能很好入眠,情绪也稳定下来。”

袁凤珠谈到精神分裂患者与家人的责任时说,双方都应积极寻找合适的心理医生,同时须接受心理辅导,尽可能向治疗师提供自己准确的思维、情绪、行为改变、生活动向。这方面,家长或师长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是否异常,同时有接受治疗的意愿。

·阳性表现:幻听、幻觉、言语凌乱、妄想、行为紊乱、怪异妄想和言语障碍、自责和自夸等。

梁珍妮(21岁)在中学时期,开始面对同侪挤压,长期对功课有内在压力。她说,中学叛逆期情绪容易波动,很多时候总是觉得身边同学都在背后说她坏话,而且较内向的她总把这些不好的话搁在心底。那时,她已经开始接受心理辅导,疏导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