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者如实践剧场打造历史游乐园似的流动剧场,戏剧盒联合艺术总监许慧铃说:“群众不进来剧院,我们就把戏搬演到他们面前”;甚或涉水渡岸,将戏剧的种子带到离岛上。
在新加坡,空间经常是个话题。《四马路》架设11个场景,其中有后巷和搭建起来的巴士车厢,没有音响灯光等现有设备支持,等于多建九个小剧场。但郭践红也提到,其优势是场所本身有自我特质,像是老建筑物本身已经累积许多人气和岁月时光,它能供给独特的味道和性格,甚至后巷的路灯也能借来一用,做“舞台灯光”。从《寺庙》这场戏谈起,她补充道:“如果路灯已能打造很好的灯光效果,但灯光设计师会不会觉得那好像有点取巧,好像不够尽责?那就是资源的需要,或自尊(ego)的需要。”
相信人和身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戏剧盒近年来为人熟知的社会剧场,包括2014年在河水山组屋区演出的项目《不知岛的时光》(IgnorLAND of its Time)。这是许慧铃首个以地域为界,而非族群的社会剧场。一改过去先锚定客工、年长者等特定族群,编写剧本后,让群体联同专业演员在各地演出的形式大为不同。这类社会剧场先决定地点,再发散进行采访,从咖啡店到家庭服务中心,更深入地挖掘在地关怀,从零开始将故事如拼图般拼起来。
许慧铃举例说:“过去的网络很简单,通过非政府组织联系上客工,最多再和市政会或居民委员会租借场地,但决定了要和地域产生更深的联结,我们就变成八爪鱼,和每个人成为朋友。”
仍在初创阶段的Project 12则以郭庆亮为主要掌舵人。他形容2022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上的“ubin”是一次探石问路,戏剧盒计划在乌敏岛上发展更长远的艺术计划,探讨如何在生态保护的课题下进行创作,包括装置艺术、语音导览,以各种感官感受这座岛屿,同时寻求地方成立驻村计划。
站在艺术工作者的角度,戏剧盒渴望通过Project 12设想创作如何在生态和气候危机下自处,如何反映生态和人类的生活状态。郭庆亮举例:“远离本岛都市化的便捷,艺术如何能在岛上生存?戏剧远离不了灯光和音响,如何通过环境影响测试,在不破坏岛上生态的前提下,在岛上展开演出?”
还原历史下的人物故事
本地的艺术团体把戏剧带到街上、组屋区、酒店;观众近距离观赏之外,还能参与其中。从不同场景一窥当年的生活面貌,观众对在地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流动剧场所产生的互动也是与岛国过去的一场对话。
《四马路》完整的观剧过程,要求各队伍的观众“穿针引线”般切换场景,间中也有等待时间,会不会有出戏之忧?郭践红说,这是一段时空旅行,本质就是要跳进跳出。“在当下的现实看过去的现实,这种对照正是我们和历史的关系,因为历史不只是曾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曾经发生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跳回现在是重要的。”
许慧铃说,六七年过去了,和当年搬家时物流和资金的烦恼已不同,旧人在新地不能再缅怀过去,耽溺往事和所遗失的种种,他们会有新的挑战和关怀,所以课题更倾向“如何为社区提供价值和意义”。借用日本艺术家深泽孝史(Takafumi Fukasawa)在茨城县取手市建立的“得意银行”(Tokui no bank)概念,戏剧盒在加西雅弯建成“Boleh Bank”,第一阶段先让居民把自己擅长的能力寄存到“银行”里,像是泡咖啡、会唱歌等都算数,由此搜集“民意”,再进行创作。
2016年,戏剧盒为即将重新发展的达哥打弯(Dakota Crescent)推出参与式社会剧场《不知岛的迷失》。许慧铃说:“这个作品希望反思的是,在城市持续的拆建和重建中,我们迷失、遗失了什么?那是最后一个英殖民时期留下的公共组屋。这并不是为了庆祝殖民历史,但那显然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它的拆除意味着后人失去了这个记忆点,断层也再次形成。”
他也强调:“但我们不是要将乌敏岛打造成一个艺术岛、休闲岛或是一个景区,而是跟大自然更靠近,和日常生活相关,同时焕发生机的状态。”
有人形容刚在9月落幕的《四马路》是一个历史主题游乐园。对实践剧场来说,它要做的是还原大历史下的小人物故事,穿越时空中多语言、多文化的交错,发出独特的新加坡声音。首演于2018年的流动情境体验剧场,根据历史事件在滑铁卢街上创造一个四马路世界。以实践剧场和42WS两栋百年建筑为主架设11个场景,每场180名观众被分配到六条路线,以六种颜色的小挎包区分,根据各队扮演导游角色的“引路人”切换故事场景。
她也观察到,这类社会剧场让艺术和戏剧离普罗大众的生活更近一步,哪怕是咖啡店里负责泡咖啡奶茶的头手,自认平凡不值一提的日常生活,也能和艺术挂钩。“经常在采访的时候,人们会先入为主地觉得自己的故事无趣、不重要,没有人想听,后来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故事也能引起好奇心,演过的戏能留在他人心中。”
许慧铃忆述,2015年举国欢庆SG50后,语音导览在本地蔚然成风,观众逐渐习惯有导览、导游作伴,她却反其道而行。同样是流动式剧场,《不知岛的迷失》将每场一百多名观众分为四组,只凭一份路线图手册,在组屋区空间游走,和各站演员相遇。不仅没有导游,路线也更松散,预留更多漫游的空间和时间。
故事引发居民反思
流动剧场未来式
首次观赏流动式剧场的王思祺(24岁,研究分析员)形容,观赏《四马路》像一次穿越,不同场景让她一窥当年的生活面貌。在《五月花酒楼》一幕,日军少校宴请德国党卫队少校,现场观众也成为桌上客,岂料席间突然有马共成员闯入。她说:“那幕让我仿佛置身当下,作为历史的旁观者,深深感受到恐惧氛围。”
剧场并不以豪华剧院或黑箱剧场专美,咖啡馆、酒店、停车场甚至坟场,都能摇身一变成为快闪式剧场。然而在迅速发展,摩天大楼笼罩的岛国,土地经常重生,人们不断与过去道别缅怀。如何打造浸濡式社区剧场,或是,剧场如何能参与社区建设,戏说新加坡土地和人的故事?
《不知岛的迷失》在2016年7月演完,达哥打弯20座组屋的住户年底搬到加西雅弯(Cassia Crescent)的新组屋。2022年开始,戏剧盒也与新加坡美术馆(SAM)合作展开三年计划“Art in the Commons: Dakota Cassia”。许慧铃观察到,除了从达哥打迁居过来的居民,也有其他地区搬来的住户,以及新的预购组屋,是非常混合的社区。
跳进跳出是观剧本质
延伸阅读
戏剧盒这次的资料收集除了采访,也为达哥打社群如年长者、年轻家庭和孩童设立摄影、视觉艺术或戏剧工作坊,了解并搜集他们的故事。过程中,许慧铃和团队发现居民心中有许多问题——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要搬走?借由他们的疑问、语言和故事,写就《不知岛的迷失》。
“这片土地上很多拆迁发展,人们常听长辈说,这里以前是我的小学,现在没有了。那是代际间的断层,听故事的人只能眼见现有的空间凭空想象,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戏剧来呈现土地和人的故事。”许慧铃如是说。成军于1990年的戏剧盒,在千禧年后更积极把剧场带入社区,初衷就是“如果他们不进到剧场里面,我们带上戏剧给他们。”
在可期的未来,他们将在乌敏岛这个实验室上,进一步开展文化测绘工作。
生态保护课题下创作
完成故事采集和编写剧本后,便由这些社区演员和专业演员一同在组屋区内演戏,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故事。
从一开始的社区剧场至今,许慧铃强调的是艺术和其他领域的结合。“艺术不属于某个社会群体,一定要穿美美,口袋里有钱才能进剧院看戏,艺术本来就处在于生活形态里,只是可能因为日常步伐忙碌而忽略了。”同时,艺术工作者始终活在叩问和批判思维中。艺术是什么?社会工作是什么?这些都是团队经常在思考的问题。
“达哥打的旧建筑物,空旷的土地空旷和密集的住屋,整个空间和氛围,都并非言语能形容。”于是《不知岛的迷失》选择在适当的时候,让建筑与空间入戏对话,不为人声和剧情占满。
咖啡头手也能和艺术挂钩
《四马路》故事年份自1870年跨越到现代,从殖民时期、日治时期到独立建国。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指出,这些历史故事都是新加坡的根,但不都为人所知。剧情以历史事件为典型,发展出乎意料的剧情走向,除了再现历史,也希望打破固有观念。她举例说:“不是所有白人都有钱,所有日本人都是坏人,被统治者都天真可爱。”
意识到不能再照搬过去的做法,这项计划更注重在地方创生(placemaking),进一步打破剧场框架和先例,着重前期文化测绘(cultural mapping)工作,花心思和精力在社区中人与人之间互动联结。
一连演27场,每天180个观众,60个工作人员,要确保稳定有秩序地使用一个月依旧是挑战。“变数”是挑战,也是制胜处。比如某天,后巷一辆货车在倒车时不慎撞上电箱,电箱歪斜欲倒未倒,隐约可见电线外露。剧团于是担心入夜后演出会否受影响,临时找来灯光器材备用以防万一,结果时间一到,路灯如期而至。郭践红忆述:“在演出印度志工和华人酒店接待员的那场戏,印度籍工人还真的就在一旁维修电箱,和《四马路》的历史时空互为对照。”
她也观察到,步行中的谈话为观众构成宝贵体验,例如与父母一起来的观众,一路上听他们聊往昔,又或是回答年幼孩子的好奇问题,这些对话正是把故事延伸到现在生活的最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