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贸然参加止语静修活动。陈彦蓉提醒,止语静修活动种类多,首先要了解参加活动的先决条件(例如要有基本打坐经验),以及其他参与者对于活动的期待。如果是为期较长的活动,零经验者也可能难以适应。

10天静默让身心更轻盈

Hush的安静茶会,是国家美术馆配合今年6月新加坡健康养生节(Wellness Festival Singapore)举办的活动之一。参与者在进入美术馆的天台工作室后,先把手机交出来,担任茶艺师的聋哑人士接着指导大家参与一套“静下来”的程序,包括戴上耳塞。参与者会轮流上前领取象征愉悦、被爱、力量等想望的象征物(例如尤加利、相思豆和小石子),配合深呼吸静静饮茶,安静作画,或记下自己在安静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改善听力有助延缓失智症发生

较难处理的是纷乱的思绪。没有交流之后,孙仙尼发现大脑变得前所未有的“吵杂”,突如其来的想法不断萦绕,有时还会想到一些他以为已经遗忘的旧事。但他坚持打坐,课程给他最大的影响是,“整个人都轻了,生理上、精神上、情绪上,就像刚成功动完一个手术。我真的感觉更快乐,不是雀跃万分的快乐,而是没有任何担忧,肩上没有任何负担的感觉。”

“如果同时接触大自然,这些安静时光的保健效益会进一步加强。大自然可以舒缓我们的神经系统,让人感觉到自己与更大的世界有所联系,而不只是看到当下的困扰。

除了外在噪音,内在噪音也会影响我们。拉希米说:“特别是当我们感觉压力或疲于应付现况时,脑海里的噪音量可能大过任何外在噪音。为了逃避扰人的想法和情绪,我们可能故意让自己忙不过来,或过度使用社媒。”

王丽婷曾数次参与国外的内观(Vipassana)打坐之旅:凌晨4时起身,晚上9时睡觉,每天吃两餐,中午后禁食,其余时间打坐;每天24小时保持静默,而且不能用其他方式(比如眼神)沟通。

想知道多大的声响属于危险水平,蔡医生建议在手机下载可探测噪音的应用程序,一旦声量过大即会发出提醒。“最重要的是采取谨慎态度,只要怀疑噪音可能太大声,就要保护自己。”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表明环境噪音可能导致烦躁,身体不适,并且干扰睡眠,长期来说也会影响精神健康。陈敏俐副教授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化国家,职场和公共空间的噪音量都相当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享有一些安静的时间对身心有益。

陈敏俐副教授:静下来的时间有助我们放松和充电,调整自己,回到最理想的状态。(受访者提供)
陈顺兴医生常在夜晚跑步,因为少了白天的熙攘,感觉安宁。(受访者提供)

延伸阅读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静下来?

繁忙交通声响 每周不宜超过40小时

你未必有时间抽身参与数天的噤声体验,但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找寻安静的时间与空间。

加强独处时光的保健效益

他在养生之旅认识的一些导师建议他尝试“严格噤声”,属于比较不商业化的打坐体验,他收集资料后决定参与2017年4月在柔佛沙令生态村(Johor Saleng Eco Village)举行的十日内观课程。

她说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静坐方法之一,意指如其本然地观察事物,包括想法和情绪;它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正念练习技巧,在她看来没有宗教意味。“我很快地习惯一言不发,整个人感觉非常自在。越常练习静默,思路越清晰,因为可以完完全全慢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想法,并且找到一个空间,隔离外界发生的事物和自己的反应,这就是正念的核心。”

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80分贝的声音(例如吸尘机、繁忙交通)每周不宜接触超过40小时。陈顺兴医生说:“如果是70分贝或以下的声音,要听多久都可以。这相当于洗碗机或马桶抽水的声音。”

此外,公司应制定噪音管控条例,例如确保员工有安静的工作环境,以及为所有必须接触噪音的员工提供保护设备。

陈敏俐建议找一个安静的房间或角落,闭眼休息10分钟;若无适合的空间就戴上抗噪耳机,或使用白噪音(white noise)应用,播放类似海浪、雨声等适合人体生物节律的声音,盖过背景的吵杂声。

她强调安静与独处的时间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外在的噪音,让脑海更平静,思路更清晰,自我了解更深刻,从而更好地运用智慧解决问题,面对人生。

止语静修的活动丰富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可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龙国雄摄)
蔡淑梅医生:工作越忙,不受打扰的安静时光益发重要。(受访者提供)

一杯茶有多大作用?七年前加入Hush担任茶艺师的刘国华说:“就像日本茶道,每个动作都有含蓄但深刻的意义,我们通过茶会让参与者把焦点转向内心,了解自己须要放开什么,或原谅什么,然后继续前进。”

Hush由前官委议员王丽婷在2014年创办,2016年成为非牟利社企。除了接受企业之邀为职员举办安静茶会,也不定期让公众报名参加活动,例如7月29日在社企The Social Space举办的两场茶会

抵达当天,孙仙尼交上手机(离开时才领回),听完负责人的讲解后就不能说话,除非是向老师进一步询问打坐技巧,或住宿方面的问题。男女分开住,他和约20名男性共用一间浴室和厕所。

心理学家拉希米:在大自然之中享受安静时光,保健效益更强,因为大自然可以舒缓我们的神经系统。(受访者提供)

这正是Hush Tea Bar(“别作声”安静茶吧)希望带给大家的体验:喝一杯茶。慢下来,停顿一下,好好呼吸。

兀兰医疗集团首席临床心理学家拉希米(Reshmi Karayan Kayanoth)指出,研究显示过量环境噪音会造成心理症状,如抑郁和焦虑;2020年一项统合分析发现,飞机噪音会提高人们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她举例,如果要在吵杂的环境中专心工作,很多人会觉得有压力,可能导致头痛、背痛、肌肉紧绷。“让自己不时有一些安静的时间和空间,能让大脑平静下来,肌肉也能放松。”

孙仙尼说:“这些旅行让我更有精神,心情也焕然一新,但这种感觉只是暂时性的,过程中产生的关于人生的反思也流于表面。”

拉希米建议,每天可在不同时候穿插安静时光,例如起身后花点时间思考自己对于这一天的期待;回复电邮或接电话前先深呼吸几次;独自安静用餐;和亲人或同事交谈时避免一心多用;别以玩手机或刷社媒结束一天,不如闭上眼睛,安静回顾这一天发生的事,并为每个美好瞬间表示感激。

陈顺兴医生和蔡淑梅医生都会确保自己有安静时光。前者常在夜晚跑步,因为少了白天的熙攘,感觉安宁。“这段安静时光让我可以反思、调整自己,为第二天的专注做好准备,跑步也有益心血管健康。”

蔡淑梅则尽量提早上班,让自己有至少半个小时思考接下来一天要完成的事项,入睡前也会花至少15分钟思考如何让自己进步,提醒自己值得感恩的人事物。“随着工作越来越忙,我发现这些不受打扰的安静时光益发重要。”

一向关注心理疾病和弱势群体的王丽婷(站立者)在2014年创办Hush,希望止语静修的练习惠及更多人。(龙国雄摄)

就算不觉得自己的精神或情绪受噪音影响,也应该避免接触噪音,以免患上噪声诱发的听力损失(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安静能发挥多大的疗愈功效,王丽婷每天都有切身体会。过去15年,她每天练习正念,清晨起身后一次,晚上入睡前一次。“大脑在夜晚时分会有更多想法,正因如此,更需要正念练习。”

盛港综合医院耳鼻喉科顾问医生蔡淑梅说,她诊治的听力损失案例中,大部分与年龄有关,噪声诱发的听力损失属少数。不过,世卫组织已经发出警告,全球超过十亿人可能因为不良习惯而造成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这些不良习惯包括:耳机声量过高;在体育比赛、夜店或课程辅助活动(CCA)等接触太大声的噪音。

由聋哑人士担任茶艺师,参与者在她的指导下,配合深呼吸静静饮茶。(龙国雄摄)

城市生活噪音多且音量不低,研究显示噪声不但会干扰当下的睡眠和情绪,也可能危害健康。 耳鼻喉科医生、心理学家与学者讲解噪音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止语静修活动参与者分享经验与心得。无论身在何处,不妨在繁杂喧嚣中寻一处平静,在日常中觅得安宁。

他说:“完全不说话比想象中容易,何况手机不在手上,身边没有朋友,住的地方又非常陈旧、简朴,真的不会有想说话的冲动。”

思绪越纷扰越须要静下来

随着精神健康问题近年得到更多重视,静默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一些忙碌的都市人来说,找寻静下来的时间与空间是最好的减压对策之一。

她提出一些管控环境噪音的方法:调低耳机、电视机和扬声器的声量;养成低声说话的习惯;在吵杂的地方戴上耳塞;避开吵杂的场所,例如夜店和演唱会。

新加坡理工大学保健及社会科学组长陈敏俐副教授指出,每个人对噪音和声音的接受度不同,有些人认为大声听音乐能让他们更专心,所以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听觉喜好,才能打造最适合自己的环境。

工作时要减少噪音,但即使无须高度专注,例如下班后休息时,也应该注意环境噪音的声量。

孙仙尼的减压方式包括打坐、练习瑜伽和游泳,他认为安静的独处时光有益精神健康。(受访者提供)

一向关注心理疾病课题的王丽婷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紧张,创办Hush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止语静修的练习带入职场。人的情绪要不时‘校准’(re-calibrate),止语静修是方法之一。正如机器得偶尔关机,我们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停顿,压力就会节节上升。”

心理学家陈彦蓉:噪音可能导致“压力荷尔蒙”上升,也会加重“认知负荷”,以致人们更容易被其他压力来源影响。(受访者提供)

兀兰医疗集团耳鼻喉科部门主任陈顺兴医生指出,持续接触音量太大的声响会导致噪声诱发的听力损失,既无法逆转,也会影响生活品质,患者必须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才能改善听力。

相较于自己的独处,团体活动也可能发挥另一层效益。心理治疗诊所Mind what Matters的临床心理学家陈彦蓉认为,与他人一同体验噤声活动,大家志趣相投,不但让人产生归属感,也能一起练习静修,互相鼓励。

声响越大,越要缩短接触时间。例如火车入站的声音约100分贝,听超过15分钟就属于有害水平;手机的最大声量为110分贝,接触时间不应超过五分钟。

寻找安静的时间空间

试着喝一杯茶,不发一语,会不会听见平时容易忽略的思绪?

蔡淑梅医生强调,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听力损失,一定要尽快找耳鼻喉科医生或听力学家测试听力;未经治疗的听力损失,是失智症的可预防风险因素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改善听力有助延迟失智症的发生。”

孙仙尼(48岁,律师)约10年前开始探索不同的减压方式,他试过独自去峇厘岛、普吉岛和苏梅岛参与“养生之旅”(wellness retreat);retreat有退隐、静修、静思之意,旅行时沉浸在大自然中,品尝养生饮食,活动可能包括打坐、瑜伽、远足,重点在于让身心灵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