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位没有招牌,陈亚五说没有必要。除了星期一休息,他每天清晨3时就抵达摊位,从蓝色塑料桶取出供应商送来的豆芽,然后用竹筛去掉豆芽壳。这个动作必须曲膝站稳,身体前倾,双手拿着大竹筛不停地摇晃;从远处看像在跳舞,其实很考臂力和腰力。老板年至古稀还有这样的体力,令人佩服。

巴刹另一角有一个售卖服装的摊位,女摊主也是半夜三四点就拉起铁闸门做生意。这个时间点肯定没有顾客,阿姨就坐在一旁看手机,说是在家也睡不着。

颜建华的孩子已30岁,无意接手摊位。他感慨地说:“我们这一行工作时间很长,没有朋友。”

用竹筛去壳耗体力

尽管现在人们有更多采购食材的选择,如超市和网店,数十年在巴刹讨生活的摊贩还是起早摸黑,当顾客还在梦乡时就开始备货。因为人流量少,他们做生意的时间比以前更长。

尽管无奈,巴刹摊贩仍守着这盘生意,没有想过转行或收山。卖豆芽的陈亚五说:“会动就做,没有想过退休。”

菜贩颜建华说,一周只有两三天生意比较旺。(何家俊摄)

他告诉记者,从前早上7点多就有人潮,现在等到八九点也没有人。“现在家庭人口少,一星期可能只上两次巴刹,星期二或三,然后星期六或日,所以一周只有两三天有生意可以做。”

不仅是讨生活的地方

57岁的颜建华是半路出家,十多年前才成为巴刹摊贩,一开始卖杂货,后来租了另一个摊位卖菜。

在巴刹度过大半辈子的摊贩,即使不必再为三餐奔波,也喜欢待在这里从事熟悉的日常,和街坊说说笑笑,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

除了因为人们有更多地方可采购食材,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影响巴刹生意。

根据新加坡文物局出版的英文电子书《湿巴刹》(Wet Markets),早在1800年代就有商人和小贩将货物放在篮子或摆地上售卖。1822年莱佛士指示在马吉街(Market Street)建一座巴刹,后来移到马路另一端,也就是1825年启用的直落亚逸巴刹。由于无法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人口,该巴刹于1841年拆除。1894年老巴刹启用,后来转型为熟食中心。

清晨4时,女摊贩已摆好服装准备做生意。(何家俊摄)

凌晨3时,记者来到文庆地铁站附近明地迷亚路第29座的巴刹。偌大的巴刹很安静,几个摊位已亮灯。望向不远处,豆芽摊贩陈亚五(70岁)正在“跳舞”,很有节奏和律动。整个画面给人的最强烈感觉,却是孤寂。

由于街边小贩存在许多卫生问题,我国独立后,政府要求小贩搬进巴刹。从1950至1990年代,新加坡建造多座巴刹,多数结合熟食中心,早期建在中峇鲁、牛车水和小印度竹脚一带,以及组屋区如女皇镇和大巴窑。后期有一些巴刹,建在社区中心内。新加坡目前仍有超过100座巴刹。 

陈亚五忆述道:“从前一个组屋单位住十多人,粿条面一次买一大包,现在只住三几个人,很难(卖)。这个巴刹原本有十多家售卖豆芽豆腐和粿条面的摊位,现在只剩下两三摊。”

在大巴窑巴刹买菜的同行(左)不开摊也起早摸黑,到其他巴刹走走,与颜建华(右)寒喧几句。(何家俊摄)

天未亮,陈亚五便在摊位前忙碌起来,处理豆芽、豆腐等货品。数十年来,他过筛豆芽壳的律动身影,是明地迷亚路第29座巴刹一道独特风景。尽管面对超市的竞争,巴刹摊贩依然起早摸黑,用勤奋讨生活。

七旬摊贩陈亚五处理豆芽的工作很考体力。(何家俊摄)

陈亚五花一两小时处理好豆芽和豆腐等货品后,便交由一个小辈打理摊位,他再前往大巴窑1巷巴刹的另一个摊位继续忙碌。从事这一行数十年,见证巴刹从热闹走向没落,陈亚五告诉《联合早报》:“以前生意比较好,早上7点做到10点就差不多可以收摊。现在没有什么顾客,有时要开到下午1点,收摊时都差不多下午三四点了。”

1970年代的老巴刹售卖食品和杂货,后来转型成为熟食中心。(《海峡时报》照片)

200年前就有巴刹

采访颜建华的当儿,一名在大巴窑卖菜的同行经过,两人寒喧几句。这名同行现在一周只营业数天,不开摊的日子他也一样摸黑早起,到其他巴刹走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