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一位难求,面向中老年的琴棋书画、健康养生等各种兴趣培训班百花齐放,就连一直被认为与老人毫不相关、孩童专属的玩具游戏,也开始走进老人的生活空间,玩游戏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日常。

老年玩具设计团队负责人何春晖受访时说,中国有很多传统益智类玩具游戏都可以做适老化改造。老人玩具的特点主要是简单、好玩,要有一定的竞争机制,能让老人从中找到乐子,进行社会交往,“有的游戏高手,还能从中找回退休脱离社会身份后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两年下来,宋德龙摸索改造出数十种适老玩具,培训出一批老人游戏师。在他手把手教授下,老人们改变了对玩具的认知,老人玩具也跟着他走进社区、养老院以及老年教育机构。

“市场上专门针对老人的玩具太少了”,宋德龙说,他不得不指导一些玩具厂家对儿童玩具进行改造。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尤其是第二代婴儿潮(1962年至1975年间出生)人口正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跨入老龄行列。这些年龄介于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年群体,大多享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红利,生活相对富足,身体也普遍健康。由于早早离开职场而产生较大的落差感,他们对社交娱乐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尤为强烈,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他们的生活刚需。

银发族成资本争抢对向

在政策东风下,一些之前以青少年为目标群体的企业也开始尝试增设或转向老年板块。北京龙象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前,主要以设计生产小学教具为主,两年前因看好中老年群体文娱市场,专门成立老人玩具部门,转向开发老年玩具。

据中国媒体报道,专注于中国退休人群,涵盖声乐、数码、英语、旅游等数百个专业的中老年在线兴趣社区红松获得亿元(人民币,下同,1亿元人民币约1850万新元)级融资;中老年兴趣学习品牌“明椿学社”也获得了数千万元的独立融资。

玩具游戏只是中国新一代银发族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选项。不少60后、70后银发族早已不再是刻板印象中排队免费领鸡蛋的“社会负资产”,也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学唱歌、走T台、学理财等各种兴趣学习,已成他们的潮流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

一名不愿具名的徐姓益智玩具厂商受访时说,他不会投资开发老人玩具,在他看来,经济大环境不确定,不能确保盈利;另外,大多数老人的消费观不易改变。

有人在游戏师指导下解锁烧脑的九连环(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有的两人一组、四人一圈,围坐在花花绿绿、形状各异,叫不上名字的棋盘前专注对弈。老人们全神贯注,就像认真做功课的小学生。

长期以来,玩具被认为是孩童健康成长的必需品,或者是医疗护理康复的辅助器具,与一般老人的生活似乎沾不上边。虽然很多玩具需要动手动脑,有利于老人训练大脑的灵敏度,减缓记忆力衰退,但对于中国大多数老人来说,几乎没有买玩具和玩玩具的意识,就连玩具厂家也忽略了老人的需求。

宋德龙从事与老人产品相关的广告业务多年。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不少企业,包括食品、药品、保健品以及日用品的厂家都前来做广告,想尽早抢滩银发经济,“唯独没有玩具”。

在他看来,老龄化趋势下,老人玩具市场广阔,应用场景无所不在,不仅适用于大城市的“空巢”独居老人,偏远乡村的老人也需要玩具的陪伴。他说:“很多老年人缺乏兴趣好爱,玩具游戏是最容易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的做法。”

玩投壶、掷沙包、拼七巧板……在年轻人匆忙赶着上班打卡的时候,北京通州广通社区的老人活动室里,银发族们已经从各种桌游和玩具中开始了一天的乐龄生活。

银发教育还获得了中国官方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在2021年发布老龄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以及商场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这名62岁的业者以自己为例说:“要帮子女还房贷,支持孙子教育,怎么会给自己买玩具呢?”

中国银发经济玩乐赛道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更多企业跃跃欲试,试图与老龄化建立联系,在银发玩乐经济中分得一杯羹,但目前真正投入的企业仍是少数。

这些爱学习、爱生活的新一代银发族,不仅拯救了濒临关门大吉的KTV、门可罗雀的旅行社、奄奄一息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成为各路资本争抢银发赛道瞄准的对象。

“老有所玩”品牌创始人、北京老有索玩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德龙,2020年在北京通州租下一处200多平方米的临街店铺,经营老人玩具店,试图从老人玩具市场分得银发经济中的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