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星期三(12月18日)到澳门视察三天,重点活动包括出席澳门回归25周年庆典及主持新一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连日来,港澳两地媒体铺天盖地都是习近平访澳的相关新闻,甚少人注意到这段日子也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40周年纪念日。

对英国政府而言,《中英联合声明》是一份在联合国登记的国际协议,签署双方都有责任向国际社会显示有遵守协议内的条文。由于中方在《声明》内承诺会在香港回归50年期间,容许香港保留与中国大陆不同的制度等,这份协议的有效期应该是到2047年为止,期间英国有权监督中方的落实情况。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的外交传统一向是根据国家利益调整政策,而非固守意识形态,所以多年来英国和中国的关系在西方国家之中算是比较友好。直至特朗普上台,英国政府紧跟美国路线与北京对抗,才令中英关系持续在低谷徘徊。

但对中国政府来说,北京在《中英联合声明》承诺香港回归后50年不变,不等于英国就可以此为藉口干预香港事务。

近些年英国经济疲弱,如何刺激国内经济复苏已成为英国政府亟需要解决的难题,务实外交思潮也再次抬头。新一届工党政府今年上台后,正积极改善对华关系以提振英国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中英两国对《中英联合声明》效用看法不一,只是杯茶里的风波,不会影响到日后两国往来。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决定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命运。随着香港1997年平稳过渡、顺利回归,《中英联合声明》在过后数年都没有引起争议。

2019年香港爆发史无前例的反修例运动,中英两国再次就《中英联合声明》交锋。时任英国外交部长亨特(Jeremy Hunt)警告,若《中英联合声明》未被遵守,将会有严重后果;中国外交部则反驳称《中英联合声明》的终极目的,是确定中国收回香港,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香港事务。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上星期天深夜发表声明反驳,重申随着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涉及英方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香港特区宪制基础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绝不是《中英联合声明》。

直到2014年香港发生占领中环运动,英国国会决定派员到香港调查。北京拒绝向英方发放签证,强调香港回归中国后,《中英联合声明》早已失效,英国再没有任何政治或道义责任介入香港事务。这是中英双方首次就《中英联合声明》的效用出现争执。

《中英联合声明》为何在过去10年屡起争议?表面上看,因为中英两国签署《声明》时,对里面的条款不完全有一致的理解,很容易出现争议,背后更多和双方的政治计算不同有关。

相比之下,英国政界和海外港人仍然很关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40周年,末代香港总督彭定康更在《每日电讯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声明》是一份经联合国批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批评中国政府违反国际协议,必须对其进行制裁。

1984年12月19日,时任中国总理赵紫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列明中国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在“一国两制”原则下确保香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保障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各项权利和自由等。

英国更曾经拒绝执行国际条约。伦敦1965年霸占了位于印度洋中心的查戈斯群岛,后来国际法院判决英国必须归还给非洲国家毛里求斯,可是伦敦继续视若无睹。到了今年,才有报道指英国可能会放弃对查戈斯群岛的主权,条件是毛里求斯要允许美国军事基地继续在当地存在。

反修例风波过后逐渐平息,香港政治和社会在过去数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周四(12月19日)是《中英联合声明》签署40周年,有海外的民主派网媒统计上周香港主流媒体的报道,发现相关报道寥寥可数,一共只有五篇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其实国际上有许多例子说明,当国家面临国际环境剧变时,往往会根据自身利益调整对国际条约的立场,例如美国就不时选择不履行或否认之前的国际条约义务。特朗普第一任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多项国际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