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聚集地

“起床了,起床了,还有半小时就到克拉科夫了!”波兰车长大叔摇着古早的铃铛,从车头走到车尾,打断了旅人的好梦。我揉揉惺忪睡眼,从上铺跳下来。在包厢的洗漱盆前,我一边刷着牙,一边欣赏车窗外不断闪过的乡村美景,万分惬意。

戛然而止的号角声

“隔都”的风景与生意盎然的卡齐米日完全不同,70多年过去了,这里却依然一副破败模样。路旁的老屋子似乎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隔都”的英雄广场上有68把空椅子,纪念曾在“隔都”居住过的6万8000名犹太人。在波兰严酷的冬天里,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等待着命运的卡车将他们送往集中营。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就位于克拉科夫城西南60公里处。

从未踏足波兰的她,却对这里意外地熟悉。原来不管身在何处,许多犹太人都努力传承民族特有的文化风俗和礼仪传统。

卡齐米日(Kazimierz)是犹太人在克拉科夫的聚集区。如今的卡齐米日洋溢着温暖、优雅的艺术气息。曾出现在电影中的小酒馆Pub Stajnia依旧保留了30年代犹太人生活的模样。同行的以色列女生与许多犹太人一样,来卡齐米日追寻祖辈的足迹。她告诉我们:“我的祖父在这里生活过。”

就如影片结尾时,辛德勒收到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面用希伯来文刻着:“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

最早认识克拉科夫是通过1993年上映的黑白电影《辛德勒名单》。克拉科夫不仅是电影取景地,也是事件的真实发生地。德国大亨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凭一己之力在二战硝烟中营救了超过1000个犹太人的故事,震撼整个世界。

但同样是在这黯淡、了无生机的地方,出现了救助无数犹太人的药剂师塔德乌什·潘凯维奇(Tadeusz Pankiewicz)及感动世人的企业家辛德勒。他们的存在对这场二战人间浩劫,并非沧海一粟的渺小。就如《辛德勒名单》中唯一有色彩的红衣小女孩一般,他们就像万千灰色意念中的一盏明灯,闪耀着人性和希望的光芒。

我们从中央市集广场沿着格罗茨卡大道(Grodzka)走到瓦维尔城堡。中世纪城堡如酣睡的巨人伏在瓦维尔山巅,俯视着维斯瓦河畔。雄伟的王室建筑群包括大教堂、王室陵墓等历代国王修建的精美建筑。最特别的是,山脚下有一条瘦骨嶙峋的喷火龙雕像。传说这条名为“瓦维尔”的恶龙曾住在山下洞穴,聪明的克拉科夫人在羊皮里塞满了沥青与硫黄,当作食物献给瓦维尔龙,最终毒死这条恶龙。如今瓦维尔龙已成为克拉科夫的标志,而且每隔几分钟就会喷一次火。

女生对我们说:“纳粹分子想把我们这个民族完完全全从历史上抹去,让人们再也记不起犹太人的文化,这样一来犹太人就会真正消失在这世界上。”强烈的民族意识来自历史的创伤,走在卡齐米日的街头,她向我们介绍:“这里的建筑很多是根据犹太教堂建造的,你看这菱形条纹的窗户就知道了。”

来东欧旅行,一定要“睡”一次连接各主要城市的卧铺火车(sleeper train)。昨日黄昏时分,我们上了这班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往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Krakow)的火车。卧铺内设备完善,甚至有冲凉房,我第一次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洗了个热水澡。伴着最后一缕夕阳喝杯热茶后,就浑身暖洋洋地爬上床。哐啷晃动的车厢像孩子的摇篮特别容易入梦,不一会儿,我就沉沉睡去,火车也向黑夜驶去。

虽然克拉科夫与波兰首都华沙同样历经二战的无情洗礼,但因当权者选择移后防线而放弃克拉科夫,德军直接接手,所以这里许多古迹未遭毁坏。克拉科夫曾是波兰的首都也是王城,如今从瓮城(Barbican)到瓦维尔城堡(Wawel)的“皇家之路”保留了波兰中古王朝的原始风貌。

喷火龙与瓦维尔城堡

卡齐米日中心的广场上有个小石碑,上面刻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克拉科夫及其周围地区,被纳粹分子杀害的6万5000名波兰犹太公民殉难哀悼之处。”其实,犹太人当时在被送往集中营前,已被迫离开卡齐米日,被驱赶至仅一河之隔的犹太“隔都”(Ghetto)。

车长大叔敲敲门,打断正回味昨夜好梦的我。他从门缝递进早餐和咖啡,用带着浓浓波兰口音的英语对我们说:“请享用。”

大叔一夜没睡,他昨晚是这节车厢的大家长,为我们守夜,叫我们起床。下车时,我们都跟大叔握了握手。5月的波兰依然冷嗖嗖,不过大叔的手却是那样暖。

晨曦里的中央市集广场(Market Square)空无一人,春日柔光洒在红砖砌成的圣母圣殿(St Mary’s Basilica),暖暖的红既孤独又迷人。随着一家家店铺开起门来做生意,古老的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市集商贩叫卖着,旅人讨价还价着,街头艺人吆喝着;一匹匹骏马拉着白色马车踢踏而过,女车夫挥舞马鞭,英姿飒爽,顾盼生辉;从中世纪开始就是交易中心的纺织会馆(Sukiennice)依然陈列着各式精美波兰手工艺品。就在广场地下4米处埋着规模几乎一样的中世纪市集,经过考古发掘,如今已变成地下博物馆,走在中古石头街道上,两边商铺罗列,让人一窥中世纪市集面貌。

克拉科夫有迷人的中古世纪古堡、教堂和市集,每年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但许多人或许不知道,犹太人的历史在这座城市盘根错节,这里的犹太人聚集区还保留昔日风貌。大家熟悉的经典电影《辛德勒名单》,取景地和事件的真实发生地,都在克拉科夫。

不过最写意的,还是坐在广场旁的小咖啡馆里,看成群鸽子起飞、落地,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此时,圣母圣殿的钟楼会传来号角声,却在进行到一半时戛然而止。细问当地人才知道,这座城市在13世纪时多次被蒙古人入侵。在其中一场战役中,当时钟楼上的号角手无惧危险,向城中市民发出警报时,被蒙古士兵一箭射穿喉咙,永远未能吹完那一首号角。为了纪念这名号角手,每到整点,号角声都会准时响起,音符就停留在他被射死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