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会发出的新闻稿:“各方就碳市场第六条相关基本规范达成一致,这将使《巴黎协定》可以全面实施。”
延伸阅读
傅海燕说,之前一些国家担心碳市场落实后,若处理不当,会淡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导致漂绿(greenwashing)或重复计算碳信用额的可能。“第六条积累了许多守势利益和攻势利益,因此是留到最后的工作。”
她坦言,在接受担任第六条共同协调代表的邀请时,有部长开玩笑地对她表示“深切同情”,因为这是个多年来都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除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还包括发展中国家关注的财务、收益分成和透明度等议题。
傅海燕说,新加坡团队被公认为“诚实中介”,既有能力又熟悉这一领域的技术细节,在整个谈判进程中作出重大贡献。她也在面簿发文说,作为小国,她对新加坡此次的贡献感到骄傲,并且很荣幸能与挪威一起协调《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工作。
“大家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解决各方关切的问题,同时实现环境的完整性。”
傅海燕是本届大会共同协调《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工作的代表部长之一,负责与各国磋商碳市场等合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她说,经过一系列激烈讨论,缔约国已对碳市场机制达成共识。
傅海燕强调,新加坡作为共同协调代表的作用是鼓励交流,而不是参与各方谈判。“我们让各国代表来到桌前,说说他们重视的课题,让他们聆听对方关切的问题,然后针对谈判文本提供意见。”
全球碳市场的建立,意味着一个国家可购买他国的碳信用额来实现部分气候目标。一个健全的碳市场每年交易量可达数万亿美元,而其中部分资金可用于保护森林,吸引对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的投资,以及其他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
尽管2015年的《巴黎协定》已为建立碳市场铺平道路,但缔约国这些年来一直无法对实施细节达成共识。这也是导致上届大会以无协议告终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类与地球未来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加时谈判后终于达成协议,我国也在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作为《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共同协调代表,新加坡通过耐心细听、咨询和协调,促进近200个缔约国就建立全球碳市场的对话,完成了六年来各方分歧最大的《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实施细则。
我国目前正考虑向邻国购买碳信用额及设立碳交易平台,以抵销部分碳足迹。记者问到全球碳市场将如何影响新加坡的气候雄心,傅海燕表示会考虑碳市场对我国实现低碳目标的潜能再做决定。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于英国时间13日傍晚6时(新加坡时间14日凌晨2时)接受随行新加坡媒体的访问,总结在格拉斯哥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行程。原定当地时间上午11时的访问,因大会迟迟无法达成协议而一再延后。
傅海燕是本届大会共同协调《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工作的代表部长之一,负责与各国磋商碳市场等合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她说,经过一系列激烈讨论,缔约国已对碳市场机制达成共识。
几经艰难终于成功促成各国达成共识,傅海燕显得如释重负。“我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对气候行动的喜悦,而成就感是来自于我们与气候大会主办方取得的成果。”
为更清楚缔约国关切的议题,由我国永续部、贸工部、国家环境局、全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总检察署等机构组成的新加坡团队花了约半年时间,与各国代表进行咨询,了解他们的想法。
尽管冠病疫情使协调工作变得更困难,远程会议让各方代表能在不出国的情况下更容易参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