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说,这比起去年5月至10月间的月均3000人,增加多过四倍。
李智陞说,一些人或许会问,政府为何在建筑业仍未完全复苏时作出这些调整。然而,正是因为有了疫情期间的惨痛经历,才更凸显这些改变的必要。
这项计划适用于总楼面超过5000平方米的私有建筑,业主可按照建筑改装后可减少的碳排放量,获得多达120万元的资助。业主可从今年第二季起提出申请。
李智陞说,原版计划资助了超过80座建筑的改装费用,每年节省逾180千兆瓦时(GWh)能源,相当于近4万个四房式组屋一年的用电量。
接下来,建设局也会与业界合作推广综合设施管理(Integrated and Aggregated Facilities Management),通过在同个综合平台处理不同的设施管理服务,以及把多座建筑设施管理服务集合,实现更高效率。
2.0版和原版不同的是,它把建筑最低合格标准从绿色标志金色提高至白金级别,也扩大涵盖范围,纳入住宅和轻工业建筑。
陈杰豪也对政府2017年推出的建筑业转型蓝图报告最新进展。这个蓝图的重点在于推广制造与装配设计技术(DfMA)、集成数码传输(IDD)技术和绿色建筑。据陈杰豪,去年约44%的建筑项目总楼面采用了DfMA,预计能如期在2025年将此比率提高至七成。过去一年,当局也按总楼面把IDD采用率从20%提高至34%。
国家发展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陈杰豪发言时说,到了2025年,我国逾半数建筑的楼龄都将超过30年,加上人力成本持续上涨,有必要加快设施管理业的转型。
综合上述三项计划和津贴,加上李智陞在参与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的辩论时,宣布对绿色建筑创新组合投入的额外4500万元,建筑环境业将总共获得1亿8400万元为转型进程提速。
本地有过半数楼龄逾20年的建筑仍未进行改装,在能源效率方面落后于较新的建筑。由于改装旧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资金,绿色建筑标志奖励计划2.0版将帮助业主减轻负担。
财政部长黄循财上月18日宣布,从2024年起将建筑和加工业客工比率顶限调低至1比5,并以新的外劳税框架取代现有外劳配额制度。
建筑业主可选择合适的改装工程,例如提升冷却系统、安装太阳能板,或重新设计空间以结合自然通风。
为鼓励建筑业主采用综合设施管理,建设局将拨出3000万元设立新津贴,共同资助达七成的初始资本投资和改装费用。津贴从今年下半年接受申请,为期三年。
政府将斥资1亿8400万元,通过多项计划和津贴鼓励建筑环境业者提升建筑能效和采用先进设施管理,也进一步推动研发工作。
自从建筑业受冠病疫情重创,政府持续与业界密切合作应对各种挑战,建筑业的产出已几乎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工程也正稳步推进。
为加快建筑环境业的转型步伐,政府将斥资1亿8400万元,通过多项计划和津贴鼓励业者提升建筑能效和采用先进设施管理,也进一步推动研发工作。
“随着行业复苏,我们应把握机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设计、建造和维护这座城市的方式。”
陈杰豪说,政府也将对未来城市计划投入多4600万元,支持先进建筑和设施管理的研发工作。这些创新技术包括使用可定制机器人系统进行现场组装和场外预制工作。
他指出,这些外籍人力调整也应结合其他推动生产力的计划一并看待。例如,这些年来政府改进了易建设计框架,提高节省人手的标准。下个月起,所有较大型建筑在设计上也都得确保需要较少的人力来建造。
建筑业复苏进程令人鼓舞,人力情况也持续改善。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间,每月约有1万6000名建筑、海事船厂和加工业的S准证和工作准证持有者入境我国。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开支预算时,宣布拨出6300万元改进针对现有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志奖励计划。
李智陞说,尽管奥密克戎变种毒株仍对企业造成一些影响,我国眼下已能更有效应对。“我们会继续仔细留意局势,因为这个行业仍面对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