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心情笼罩着范秋丽的日常,让她始终快乐不起来。(视频截图)

公众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可拨打新加坡援人协会24小时热线1-767,或新加坡援人协会24小时WhatsApp关怀短信服务9151-1767寻求协助。

一场恋爱 触发心病

她们也有对话的暗语。“我告诉秋丽,如果不想回应信息无所谓,但可以用表情符号回复。我只想确保她没做傻事。”

幽谷一道光  

“那是我第一次谈恋爱,却让我觉得很挫败,很没有用,我觉得每一天都活不下去。”

在知心朋友王琳雁劝说了三四个月后,范秋丽终于决定跨出第一步,寻求专业帮助。(视频截图)
因一段“糟糕的关系”,范秋丽患上创伤后遗症,以至于她害怕恐惧男生,甚至连同乘一部电梯都不自在。(视频截图)
除了王琳雁耐心的陪伴,还有范秋丽自救、不放弃自己的决心,心中的抑郁才能得以开解。(视频截图)

听到范秋丽的心声让王琳雁揪心,也让她开始特别关照秋丽。

范秋丽回忆说,第一次去看精神科医生时,她感到忐忑不安。“我需要对医生重说我的故事,这让我再痛一次。”

心病同身病 不应讳疾忌医

李彦霖医生强调,心理疾病应尽早寻求专业协助,以得到妥善治疗。(视频截图)

说起自己究竟有多怕男生,她说:“如果可以不跟男生讲话,就不跟男生讲话,连搭同一部电梯,我也怕。”

黑暗笼罩 无地自容

当心情颠倒时,如何让它再度放“晴”?(视频截图)
压倒范秋丽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憋在心中没有倾述的对象,直到她向王琳雁坦诚自己的境遇。(视频截图)

除了工作,范秋丽足足六个月躲在房间里,近乎不与人接触,甚至将家人拒之门外。

《联合早报》在2023年6月推出了三集视频系列《心晴》,聚焦心理健康课题。每集故事叙述一名年轻人如何在生命低谷遭遇心灵风暴后,对抗心魔、重建自信,找回心的晴朗。

范秋丽变得更自卑、更无地自容,甚至不敢见人,也不想见人。她宁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外出见人要用另一种个性去跟人见面,在家又是另一个性格的人,某种程度上我活着两种个性,是非常累的事情,所以我干脆一个人在家。”

事过六年,范秋丽需服用的药量已减少,但仍需服用抗抑郁和创伤后遗症药物。

延伸阅读

她以“糟糕的关系”形容那段仅维持四个月的感情:“所谓‘糟糕的关系’,其实就是被虐待。”

情绪管理及焦虑障碍精神科李彦霖医生受访时说:“身体出状况,譬如咳嗽,我们会去看医生。心理出问题,比如心情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这些都是症状,我们都奉劝大家不要因为觉得丢脸而不去看医生。”

于是,她几乎每天割腕自残来发泄,同时缓解压力,隔天上班前再用胶带贴住,不让别人发现。她坦诚:“直到六个月后,我挣扎到真的撑不住了。”

王琳雁的社工经验让她有所警觉。“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时,可能会忘了要寻求协助,所以我隔三差五会发信息给秋丽。”

也是心理卫生学院副专科顾问的李彦霖强调:“心理的疾病,如抑郁症或是焦虑症等是可以治愈、解决的,但病患要先愿意寻求医疗帮助。”

2017年前后,王琳雁察觉,范秋丽有些异样,突然很少参与小组聚会、发信息也不一定回应,处在半“隐没”状态。

从小不曾尝过快乐的滋味,又遭遇一场糟糕的初恋,让范秋丽患上抑郁症与创伤后遗症。

范秋丽对男生的恐惧感其来有自。她说:“从小到第一段感情,我都是被男生伤害,所以我总担心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

但是,范秋丽仍咬紧牙根面对自己的病,同时接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她说:“我已经决定要接受治疗,因为自己要先愿意自救。”

范秋丽回忆说,当时的自己不止不愿意与人互动,只要有男生在,她都感到很不自在。

面对需要药物控制情绪,范秋丽最初是抗拒的;每次吞药,她都觉得药物卡在喉咙。(视频截图)

王琳雁说:“起初,我以为是没胃口,但是多次关心后,秋丽才怯怯地说出原因。…她不外食, 因为没有太多的零用钱 。”

从小到大,范秋丽很少向他人倾述。她说:“我不愿意麻烦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要克服的烦恼。”

范秋丽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那段恋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触发抑郁症发作,几乎让她一蹶不振。

医生诊断范秋丽患有双重精神疾病,抑郁症与创伤后遗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必须服药控制情绪。范秋丽说:“我觉得很羞愧,需要靠药物控制自己的情绪,每次吃药都很难受。”

经历六个月的轻生念头、自残举动,范秋丽(30岁,财务行政)鼓起勇气,扶自己一把,看精神科医生、服用药物,写部落格分享自己的患病及治疗经历。

然而,快崩溃的她最终决定转向教会小组组长王琳雁(41岁)寻求帮忙。

勇敢求助 抵抗心境暗流

六个月来,范秋丽的生命布满恐惧与自卑,她就是快乐不起来。那段日子,她几乎每天都有复发的回忆(flashbacks),每天都很失落、伤心、无助。她说:“生命没有意义,我很讨厌我的生命,我想结束生命就算了。”

在王琳雁的鼓励和陪同下,范秋丽勇敢寻医就诊,踏出了自救的第一步。

王琳雁曾是一名关心青少年的社工,10多年前认识范秋丽。她当时观察到范秋丽的个性比其他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安静许多,也经常婉拒和其他人一起外出用餐。

除了上下班,范秋丽每天只关在房间里,面对索然无味、无感的生命。(视频截图)

有一天范秋丽突然松口,告诉王琳雁自己有轻生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