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法律节”的论坛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宣布,微软的人工智能助理Copilot将集成到这个云端平台,进一步简化法律业者的行政和文件管理流程。
延伸阅读
过去一年,新加坡法律学会结合“优质教材”和“顶尖师资”,成功培训人工智能撰写新加坡判词摘要。未来一两个月内,人工智能预计完成超过1万5000份法庭判词的摘要生成,将显著提升本地律师在研究和准备案件的效率。
新加坡法律学会首席科技官草埜(同“野”声)健太(Kenta Kusano)星期三(9月11日)在第七届“科技法律节”(TechLaw.Fest)告诉《联合早报》,整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版法律网LawNet AI将在星期四(12日)正式推出。
新加坡法律学会执行长杨子健与微软亚洲区副总裁兼法律顾问叶浩明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旨在培训律师如何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发布相关使用指南。律政部和法律学会联办的两天科技法律节,将于星期四结束。
他指出,虽然像ChatGPT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一般文章撰写摘要,但在处理法律文件或判词时,生成内容未必完全符合新加坡的具体需求。
他指出,在培训过程中,有近350份人工智能生成的摘要通过了法律书记的审查,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模型的质量。
他说,近期生成的750份摘要已顺利通过用户验收测试,“一旦判词摘要的生成完成,将进一步提高律师的工作效率,并增强业界对人工智能的信心。”
2022年7月,律政部与法律科技公司Lupl联合推出法律科技平台(The Legal Technology Platform),通过一站式系统简化日常工作流程,提升案件管理效率。为鼓励尤其是中小律所采用这个平台,律所首两年的部分费用获得津贴。
符兆明律师说,所有判词配有摘要将大大方便律师工作,“律师依赖案件摘要来迅速判断案件对客户辩护的价值,并用它们来支持法律论据。”
律政部文告说,律所必须在2025年3月31日之前提出申请,才能获得津贴。
“为了提高摘要的可靠性,每个摘要都会附加安全功能,提醒用户可能存在不准确或虚构内容(hallucination)。此外,摘要中的关键词也用颜色突出显示,方便用户在翻查判词时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他说,采用法律科技平台和Copilot配套的律所,将获生产力提升计划高达70%的资金支持,津贴为期两年。
草埜健太也是法律学会子公司——法律网科技服务(LawNet Technology Services)的首席执行长。
草埜健太说,自1965年,新加坡法院共发布约2万5000个判词,其中近9000个被纳入《新加坡法律报告》,这些报告都由法律书记撰写摘要。
新加坡法院的判词都上载到法律网,但并非所有判词都附有摘要,这给律师查阅带来不便。摘要包含案件概述,关键词和判决等内容,使律师能快速查找到所需判词,节省大量翻查和研究时间。
“人工智能因此也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我们送人工智能‘去学校’,利用现有的9000份判词摘要作为教材,并组织由26名经验丰富的法律书记(Justices’ Law Clerk)和四名法律学会编辑组成的30人团队,对人工智能进行培训,帮助人工智能掌握撰写本地判词摘要的能力。”
人工智能也要“上学” 掌握撰写判词摘要能力
他说,法律学会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接下来将用共同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为剩余1万5000份判词撰写摘要,进一步帮助律师提高研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