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中风援助中心目前有两家中心,每年为约450名中风幸存者提供康复和其他复健项目。中心首席执行官黄玲娜受访时指出,在这些中风幸存者中,年轻患者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由于他是个左撇子,中风影响了他的行动能力。去年10月他开始到中风援助中心(Stroke Support Station,简称S3)接受康复训练,并在11月重返工作岗位。

中风幸存者陈志鸿(37岁,室内设计师)去年4月一个晚上,在与客户开会时突然中风,左侧身体失去行动能力,也影响了触觉。

中风会导致患者手脚感觉麻木,对触摸、疼痛、温度的辨识能力也降低。但患者在接受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时,一般会因为想要及早恢复手部和腿部等活动能力而专注于力量训练,忽略了触觉、记忆力及专注力等方面的康复护理。

郑凯俐受访时说:“大约50%至80%的中风病患虽然有触觉上的问题,但他们不会觉得是个问题,认为恢复力量比较重要,所以一直到恢复了手臂力量后,才意识到手臂感觉怪怪的,发现需要接受触觉复健。这就跟思考能力受损一样,他们要回归社会、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跟以前不同。”

尽管中风后的康复过程并不容易,但陈志鸿仍积极面对,保持乐观心态。“对我来说,触觉方面的康复训练需要很多专注力,比恢复手臂力量的康复训练累十多倍,过程中也会受挫,但这是必经的过程。我希望其他年轻患者不轻易放弃,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根据全国疾病登记处2023年11月公布的2021年报告,本地中风病例从2011年的6143起,增至2021年的9680起,10年里增加约五成。

由于陈志鸿在行走和手部活动方面情况有所改善,如今他的康复训练侧重在恢复感知能力。目前,他每周四都会到位于新协立综合设施(Enabling Village)的中风援助中心进行康复训练。

本地中风病例10年增加约五成

“中风后,我意识到自己的触觉受损,触摸东西时感觉不到自己在摸什么,有一次我在办公桌上想要伸手到桌底下找电源开关,但一直摸不到东西,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

据她观察,相比年长患者,年轻的中风患者通常会希望能够恢复独立性、重返工作岗位,以及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年长患者则更注重改善生活质量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配合1月11日的新加坡职能治疗日,中风援助中心日前邀请媒体了解职能治疗师如何帮助中风患者进行职能治疗。陈志鸿也在职能治疗师郑凯俐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康复训练,包括分别用左右手拿起回形针和米粒等小物件,重新熟悉手指施力和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