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针对家庭暴力等进行调查,并分析了20万本地居民的匿名行政数据,如政府记录及接受的社会服务记录等,得出这一发现。研究目前还在持续进行中。

国家福利理事会在去年11月举行的亚洲家庭研讨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小时候遭遇家庭暴力的人,成年后被配偶家暴的可能性,比没有类似经历的人高出1.8倍。

除了鼓励家暴受害者主动求助,他也吁请其他家庭成员或社区邻里,若发现有家暴行为,可拨打热线或报警,勇敢举报。受害者和公众可拨打1800-7770000,向全国防暴及性骚扰热线举报。

曹书铭强调:“不是每个儿时经历家暴的人,长大都会成为家暴受害者或加害者。成长过程中若受到辅导等支援,或个人具韧性勇敢克服障碍,就可能破除这个恶性循环。”

延伸阅读

辅导介入与个人韧性可打破家暴恶性循环

“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对爱疏离,或是太渴望爱,缺乏被爱的自信,没办法清楚分辨健康的人际关系界限。一旦遭遇家暴,会认为是自己不值得被爱,而没勇气离开这段感情或进行举报。”

“其他本地研究也曾检视遭遇家暴的个案特征,但是在本地背景下针对跨代家暴的研究仍相当缺乏。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潜在切入点也还没被完全识别,我们希望能通过研究弥补这些空缺。”

弥补本地跨代家暴研究空缺 成果将为未来服务提供参考

研究也发现,若能为经历配偶暴力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和保护措施等,可降低儿童受虐的风险。

根据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去年9月首次发布的家暴趋势报告,本地新增的夫妻暴力案从2021年的1632起,增至2023年的2008起。

国家福利理事会社会转化研究署处长何振杰告诉《联合早报》,这项研究通过了解本地家暴行为跨代重复出现的程度等信息,希望通知当局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暴力的发生。

而那些父母是配偶家暴受害者或加害者的儿童,比起父母没有遭遇配偶家暴的同辈,遭受家暴的风险高出2.1倍。

关怀机构(Care Corner)家庭及社会服务组副总监曹书铭受访时说,根据关怀机构接触的一些案例,在缺乏家人的爱与关怀、处于不安全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产生许多不信任、不安全感与恐惧,进而影响他们往后对人际关系的边界感等方面的正确理解。

他也指出,研究成果将作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国家福利理事会未来在设计服务与计划时的参考。

他也指出另一种可能性,即孩子长期目睹家暴行为,误以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正常方式,或对暴力感到麻木。这会影响他们的未来,甚至又将问题延续给下一代。

儿时经历过家暴的人,在成年后更容易成为配偶暴力的受害者;而父母是配偶暴力受害者或施害者的儿童,更可能遭遇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