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日本也发生过米荒,那次危机被指是冷夏所致。其实,这是人为压低产量造成的,当时的潜在产量为1400万吨,但因为减耕导致产量降至1000万吨,从而引发米荒。
延伸阅读
日媒报道,理想的做法是增加大米产量以降低价格,并将剩余大米出口到海外。欧盟也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但他们没有减产,而是以出口来解决这个问题。
媒体也揭发日本出现大米短缺现象是因为农业与政治挂钩。日本农民是选举中的主要投票群体,无论是执政党或反对党,都希望捞取农民的选票。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因为出现大米产量过剩的问题,政界为了确保米价不跌,出台大米减产政策。为达到每年所需的减产目标,限制种植水稻的土地面积,而且也以补贴援助农民改种其他农作物如饲料米、小麦、大豆等。
去年酷夏影响大米产量,米价高涨。日本民众买不到米,怨声四起,成了一大政治问题。日本农林水产部的说法是酷暑影响了稻米生产,并说,一旦(10月)新米开始发放,大米短缺的情况就会缓解。确实,从9月起,新米开始陆续投放,重新回到超市的货架上。
据悉,这些兼职农民目前是日本政客重视的群体,他们不仅出产大米,有很多人将所赚取的兼职收入,以及农田转变为住宅用地的利润存入日本农业合作社的“农林中央银行”。那是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所掌管的存款额达109万亿日元(约9000亿新元)。日本农业合作社也得益于这个金融机构,尤其是从存款中获取投资收益。当局如果取消水稻减产政策,这些兼职农民将不再务农,他们的积蓄也将被取走,这将影响选票。
日本去年发生大米短缺问题,如今在气候变化加剧和游客激增推高大米需求的情况下,今年极可能出现米荒。然而,这并非米荒的罪魁祸首,前农业官员指真正问题出在农业部门为维持高米价,导致米荒问题越滚越大。
农业政策分析师山下和仁认为,官方的说法和做法无法彻底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 他说:“因为米荒,把新收成的大米都发放了,这意味着本该供应给新一年的大米被提前消耗掉了。因此,这个夏天必将历史重演,再出现大米短缺问题。从粮食安全角度,他呼吁政府增加大米产量作为今后政策。
日本人口减少,务农者越来越少。据说,为了确保米价稳定,政府鼓励低生产力的“兼职农民”继续种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