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说85岁的印度阿嫲能说八种语言,华人方言中,福建、潮州、广东、海南等方言,她都会说,印度阿嫲好学友善令人敬佩。
我在家也会故意逗逗、考考她的福建话,因为平常都用华语交谈,有时换成方言,说出来的效果会不一样,比如一些要她听、要她做的,用例常的语言说,小朋友或者不想听,说说hokkien,有些不同,也比较好玩。
我的十几个侄儿侄女,有些小时候被她照顾过,有些没有,但不管听懂听不懂,会不会说,母亲都用福建话跟他们交谈。
一字字变一句句
我女儿也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把福建话学来,她从小去阿嫲家就跟着说,说起来生涩,但还能沟通,长辈也喜欢用福建话跟她聊天,这让她有点“吃力”但又有小小的满足感。
我母亲如果在世,也是八十五六岁了,她是福建人,华语没那么流利,福建、广东、客家、潮州,几种方言也说得来,跟儿孙都说福建话,福建话大概是她留给孙子们宝贵的遗产之一吧。
她以一种不勉强、顺其自然的心态教会一个又一个小孩。小孩长大了,大多也因跟阿嫲沟通得来,祖孙关系温馨。
有次在车上,女儿用福建话指路,说要“直直走”,我听了,怎么语气好像我母亲?大概过去有跟阿嫲同在车里,听着听着就收起来了。
母亲不在好几年了,一家人在一起,会以她常用的福建词语说说笑,比如,她看到不像话的行为,会说“呢鬼你”(像鬼一样);看到在玩耍搞怪的孙儿,她说“假爱捡”(真爱玩);爱拖、叫不动的,她会念:“初一叫,十五才起来”。还有一些老人家比较会说的,从青少年嘴里说出来特别有趣。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老人家能以熟悉的语言和子孙沟通,是幸运的。
在让孙儿说福建话这件事上,母亲是有她的本事,想想也不知哪来的自信,她从不担心小孩听不懂“阿嫲的话”会与她有隔阂,真的很不懂才用华语补充一两句。
阿嫲和公公喜欢看台湾歌仔戏,那些戏里依依呀呀的歌,小孩没跟着迷,却也很习惯家里电视常会有这些歌这些戏,说这是阿嫲的“XX戏”。
有所坚持无所求
我们兄弟姐妹为了让他们跟阿嫲、公公有更好的交流,也喜欢跟他们说福建话,边说边笑也边教。
但幸运的前提,是有所坚持,却又无所求。看起来不容易,但母亲的智慧和她对孙儿们的关爱,让她拥有了这些,这也是子孙的幸运。
这过程挺有趣的。小孩除了在阿嫲家,平常用不上福建话,一讲起来,腔调“很华语”,就像洋人说华语那样,总有些洋腔洋调在里头,那也表示他们有努力在说,说不出来的就学,慢慢一字一字,变成一句一句,半生不熟到可以跟阿嫲说笑聊天。